第二六一章 潮涌(一)

1653年11月5日,江寧(清虜于1645年將南京改名江寧)。

大清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餃、兩江總督馬國柱、江寧巡撫周國左、江南提督管效忠、江寧總兵王璟、副將張恩達等十余位文武高官將領齊聚觀音門城樓上,看著遠處無數的明軍正在緩緩從江邊涌來,瞧著人數,恐怕不下萬人。這已經是十余天以來,明軍到達的第三批部隊了。若是加上此前已抵達的部隊,江寧城下已然聚集了四萬余明軍。

馬國柱嘴巴緊緊地緊著,雙手握拳,神情肅然,但牙關卻不停的打顫,心不斷地往下沉著。明軍孫可望部在長江上磨蹭了近兩個月時間,終于進抵江寧城下,準備對身後這座重鎮發起凶 的攻勢,進而席卷整個江南。

雖然,在這幾個月時間,馬國柱命令江寧左近府縣清軍悉數棄守,全部退入江寧城中,力保此城不失。但不知為何,作為江寧,乃至整個江南地區主心骨的八旗部隊一萬余人,在集聚江寧城沒多久,突然連續接到北京的數次調令,不論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要全部轉移至江北,而且還是于夜間分批分批撤往江北浦口。

馬國柱大驚,急問傳詔信使,此為何故。難道我大清朝廷要放棄江寧,放棄江南了?亦或誘敵深入,伺機反攻?

但信使卻表示什麼也不知道,只是奉命前來江寧宣讀調兵命令。至于空虛的江寧如何應對明軍的數路大軍圍攻,那作為地方守土大員,只有拼死力戰,為國盡忠了。

對此,馬國柱既感失望,又有幾分絕望。江寧城雖然城防設施完備,城高牆厚,城中物資也算充沛,但所有人卻都覺得無法守住這座大城。

自甲申年以來,這座雄城在面對任何來攻之敵時,似乎都沒有將其守住,一次又一次任由敵軍攻入城中,然後肆意蹂躪一番。

整個江寧城的人口,較十余年前,足足減少了一半,城中各類商業、娛樂業、手工業,以及造船業,也是萎縮凋敝,全然沒有當年十里秦淮河,粉黛金陵城的模樣了。

盡管如此,江寧仍舊是整個江南地區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重鎮大埠,是南方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江寧城的得失,有著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然而,我大清朝廷卻在賊軍雲集來攻之時,突然將萬余八旗主力盡數撤往江北。這一舉動,讓城中所有文武官員都有種被朝廷拋棄的感覺。

如今,在集結了附近十余個府縣清兵後,使得江寧城中已有防守兵力一萬二千余。不過,這並不能給城中官員和將領以安全感。這些兵馬不說戰力不高,士氣也極為低下,更加之,所屬軍兵分數不同將領。雖然在城中整訓了一個多月,但誰也不敢保證,在明軍攻城之時,這些臨時聚合一起的兵馬在遭到明軍 烈攻擊後,會不會驟然崩散。

「管軍門,整個江寧城的安危,就全部系于你身了。」馬國柱轉頭看著江南提督管效忠,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在守城期間,本部堂授命于你一切臨機專斷之權,城中各部兵馬皆從你號令。若有抗命不準者,可悉數斬之。」

說完,馬國柱眼楮掃了一圈在列的十余位將領,然後又繼續語帶威脅的口吻說道︰「我等皆受大清聖恩,且有守土之責,今強寇來襲,諸位務必要精誠合作,上下一心,力保江寧不失。若能擊潰城外明軍,彰我大清軍威,本部堂將不吝保舉諸位加官進爵,封妻蔭子。另者,城外明軍雖有偽明旗號,但實為賊軍,情勢不兩立,城破之後,我等必將皆不能幸免。如此,我等何不死戰江寧,即使不幸,但能惠及家人後代。」

「謹遵部院大人所命!」城頭一眾清軍將領躬身說道。

「如此,且去準備吧!」馬國柱揮揮手,將眾將打發了,卻將江寧巡撫周國左和江南提督管效忠留下。

「管軍門,賊軍攻城之時,江北浦口八旗部伍可會來援?」馬國柱輕聲問道。

「部院大人,卑職以為……退駐浦口的八旗主力已然北去。」管效忠面露苦色,「城中不論是滿洲八旗,還是漢軍八旗,連同家屬都已撤往江北。此種情形,隱然是……棄了江寧。」

「怎會如此?」馬國柱喃喃地說道︰「需知整個江南賦稅糧秣,可是佔我大清泰半。一旦失去江南,我大清……我大清與賊豈不是要成宋金舊例?」

「朝廷可能是要保存實力,鞏固江北,以待後勢。」管效忠說道︰「江南危局,或可暫棄之。……當然,若我等于江寧城中死戰,力保城池不失,並于明軍極大消耗,朝廷也可能會派兵渡江來援。」

「……或許如此吧。」馬國柱和周國左彼此苦笑一聲,搖頭嘆道。

誰都知道,在八旗主力撤回江北後沒多久,明軍水師和那個齊藩小邦的眾多艦船便陸續駛入長江,開始隔絕兩岸的聯系。即使朝廷能集結大軍來援江寧,試問,在這種情勢下,如何渡得過長江?——

就在南京城中清軍正在積極準備守城事宜,為我大清盡忠之時,秦王孫可望領著一眾軍中將領在觀音門外的一座土包上,眺望著巍峨雄偉的南京城。

「秦王殿下,南京城防完備,並且大部分城牆段都依附山勢水利,若是城中清虜據城死戰,恐急切間,難以攻破。」興安侯馮雙禮蹙眉說道。

「派人進城,讓清虜獻城投降,如此,可保城中守軍性命。否則,城破之後,盡數屠之!」孫可望面無表情地命令道。

「秦王殿下,我軍從岳州一路東下,主動獻城投降的清虜未曾有一人。末將以為……」

「且去試試。」孫可望有些不耐地說道︰「長江隔絕,南京已成孤城,此間清虜或願降之,也未可知。」

然而,進城勸降的兩名使者,在不到半個時辰後,就變成了兩具尸體,砍下的頭顱也被守軍拋下城牆,而且還大聲的奚落城外明軍,嘲笑其本為賊軍,卻套了一身偽明官軍服飾,沐猴而冠,徒增笑柄。

「秦王殿下,清虜欺人太甚,末將請令,立即攻城!」親衛營主將張虎見狀,勃然大怒,立即向孫可望請命攻城。

「哼,城中清虜自絕死路。待城破後,本王誓要盡屠之!」孫可望深深吸了一口氣,瞥了一眼南京城頭,轉身朝營中走去。

「王尚禮!」

「末將在!」

「加緊將船上火炮卸下岸來,明日正午之前,務必于觀音門建立火炮陣地。」

「尊令!」

「馬進忠!」

「末將在!」

「領前營所部繞行至南京城南側,以分清虜兵勢。」

「遵命!」

「王自奇!領左營所部,至南京東側,奪佔紫金山。」

「遵命!」

「馬保!領後營所部,至聚寶門,奪佔雨花台。」

「……」

「……」

回到營中大帳,孫可望隨即召集軍中諸將,發布軍令,對即將展開的南京攻防戰做出具體軍事部署。

「秦王殿下……」馮雙禮見孫可望的軍事部署居然不是攻城時慣用的圍三闕一,而是展開四面圍攻的架勢,意圖全殲城中清軍。無論咱們有沒有能力全殲敵軍,但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在兵法上這叫圍師必闕。可要如此四面合圍南京城,就可能使得城中守軍眼看沒有退路,惟有困獸猶斗、背城一戰才可絕處逢生。

「勿復多言,本王心中有數!」孫可望明白馮雙禮的擔憂,但仍舊堅持己見。

八月底從岳州出兵,先攻武昌,仍是不克,遂留白文選領兵四萬,駐江夏、嘉魚兩地,監視壓制武昌清軍。他自領六萬大軍,水陸並進,沿長江而下,直奔南京而來。

一路上攻城略地,連克黃州、興國州(今湖北黃石市)。經過九江時,收到李定國留書一封,建議他所領大軍應不予清虜充分準備,迅速攻至南京,沿途重鎮大埠皆可繞過穿行。只要江南即下,則大事抵定,整個南方亦可傳檄而定。

但孫可望卻撕碎書信,在九江稍事休整數日,隨後繼續一路攻擊前行。奪安慶、義安,戰太平(今馬鞍山、蕪湖一帶),克蕪湖、繁昌,大小戰斗十余場,硬是拖到了十月底,前鋒部隊才攻至南京附近。

在此期間,李定國部已經從江西攻入浙江,頓兵于衢州下月余,吸引了大量清軍來援,使得整個浙江地區的清兵無暇顧及南京周邊。若是孫可望能趁機迅速攻來,或許就能面對一個防守比較空虛的南京城(當然,也有可能堵住城中的八旗主力退往江北),一舉破之,端掉整個江南的清廷中樞,從而打亂江南各地清軍的部署,分而殲滅。

在查看了南京城防後,孫可望見城頭清軍兵容整齊,防守嚴密,也知道自己的固執己見,導致大軍失去了最佳攻克南京的機會。因而,心中懊惱之余,也不免氣血上涌,想全殲南京守軍,以泄心頭之憤。

在詢問了提前抵達南京的前鋒部隊將領後,孫可望知道城中守軍僅一萬余,想著憑借手頭五萬多的優勢兵力,四面圍攻,必然會讓守軍顧此失彼,說不定就能一擊而克。而且,他覺得,攻佔南京應是不難之事,但他還要贏得漂亮,贏得干脆利落,將城中一眾清軍文武高官盡數俘殺,那才能稱之為一場大勝——

11月20日,浦口。

齊國琉球艦隊司令、廣威將軍(少將)羅如成非常郁悶,更是對正在進行的南京攻防戰月復誹不已。

秦王孫可望領五萬余大軍,圍攻南京城已有半月時間,但在清軍的拼死抵抗之下,至今未能攻入城中。在此期間,羅如成派了一隊十余人的參謀顧問團前去指導幫助明軍攻城。

參謀團建議明軍憑借攻城部隊的人數優勢,集中于城牆一面,以掘土挖壕方式抵近城門,埋設炸藥,破壞城門或者城牆。然後以此為突破口,逐點攻入。

但此建議遭孫可望拒絕,稱耗時費力,有礙明軍「英勇威武」之形象。

你妹的,戰陣之上,無所不用其極,打個仗,哪還顧及什麼「形象」?

參謀團又建議,加強東側部隊力量,全力攻佔紫金山,然後于山上架設火炮,直接轟擊城中清軍,掩護部隊附蟻攻城。

孫可望再拒之,稱孝陵(明太祖朱元章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于紫金山上,架設火炮轟擊南京,恐驚動地下太祖之靈位,乃大不敬。

十幾個參謀聞言,面面相覷,這孫可望真的是大明的忠臣?你他娘的以前可是反賊,跟著張獻忠破了鳳陽,砍光了皇陵的幾十萬株松柏,還拆除了周圍的建築物和朱元章出家的龍興寺(又名皇覺寺),然後掘了皇帝的祖墳,同時還將鳳陽富戶殺的一干二淨。

今日,孫可望居然會說出不敢于孝陵(只是位于紫金山南麓)之側架設火炮,驚動太祖靈位。這讓前來軍中指導攻城的一眾齊國參謀頓時無語,頻翻白眼。

最後,齊國參謀團提出建議,從齊國海軍戰艦上卸載數門32磅重炮,推至南京城下,由專業海軍炮手幫著明軍轟擊城牆,或可破開一道口子,以便明軍攻入城中。

孫可望再……再拒絕,聲稱,麾下軍兵可堪勇武,能「獨戰而破之」。

領頭的齊國軍官徹底明白了,這孫可望對我齊國抱有深深的戒心,不論提出何種建議,人家一概不予采納。凡是我方主張的,對方偏要反著來,一意孤行。

既如此,爺不伺候了!

齊國參謀團一氣之下,當即離開了孫可望大營,返回停駐于江中的艦船,並將事情經過報于羅如成。

羅如成聞言,也頗感無奈。雖然與孫可望、李定國等西南明軍合作數年時間,幾乎壟斷把持了他們對外貿易渠道,但在軍事上,尤其是在戰場之上,對人家根本沒有約束力。再者說了,這次齊國配合明軍發動的江南戰役,出動的都是海軍戰艦和武裝商船。至于部署在大明附近的一千余陸戰隊官兵還分成了幾部,在浙江、福建和廣東等沿海地區,幫著移民船搜羅移民和各類物資、書籍。

雖然感到萬分無奈,但羅如成還是指揮轄下數十余艘艦船,于南京附近江面往來游曳,幫著明軍隔絕長江兩岸,以防江北清軍突襲明軍後背。

長江北岸的浦口已經被清軍放棄,不論是清廷官員,還是守城士卒,均逃往數十里外的除州。齊國海軍遂派出百余名武裝水手佔領了此地,順手開始搜羅有用的移民和物資、書籍。

「司令,我們在城中搜尋到一名婦人。」一名軍官匆匆來到羅如成的近前,「這婦人曾被一名八旗漢軍高級將領擄去,但在途中因病重被丟棄于野,僥幸未死。她告訴了我們一條關于清軍八旗主力動向的情報。卑職認為,此情報大有蹊蹺。」

「講!」

「在孫可望部明軍攻至南京之前,江南各地清軍八旗主力皆奉命退往江北。」那名軍官神情凝重地說道︰「這些清軍在退到江北後,均往徐州聚集,似有重大軍事布置。」

「說出你們的推測結果!」羅汝成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妙。

「清軍在徐州集聚了眾多兵馬,其目標估計是針對山東方向。」

「山東?」羅如成愣了一下,「據登來的永初朝廷趁清軍抽空兵馬,往援湖廣和江南之際,听說已攻下十余山東府縣。那麼,這些清軍的目標就是……」

「永初朝廷!」

「狗日的韃子,放棄江南,聚兵山東,是要謀算登來,以絕……明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