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科舉制度

且說陸垚跟陸盱表明了自己要閉關看書的決心,在此之前,陸盱雖說已經對陸垚的態度有所改觀,不過說到底,畢竟陸垚現在也就是個五品官員,而且還是不用上朝的那種,陸盱心里還是有一些擔憂的。對于陸盱這樣的人來說,男子漢大丈夫,還是要想著報效國家,入朝為官,才是正經的出路,所以,就算陸垚各個廠子弄得風生水起,再加上其他的各種產業賺的盆滿缽滿,但是這也並沒有讓陸盱覺得特別開心。

反倒是這次的新蹴鞠大賽,陸垚在其中的表現讓陸盱著實有些刮目相看,本來陸盱以為,這新蹴鞠大賽只不過是跟其他的產業一樣,陸垚只是想要通過這個比賽來獲得一些名聲,又或者是再賺上一筆錢。不過,當陸垚說出這比賽對于老百姓也是有好處的時候,陸盱還是對自己這個兒子高看了一眼的。于是也就有了後來的陸盱鼎力支持陸垚的情況出現。

然而,陸盱和陸垚心中都明白,在如今這個世道,其實對于生長于官員家庭中的孩子來說,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命運,似乎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注定了,還沒有哪個官員的孩子最後不選擇入朝為官這一項。不過,陸垚是個特例,其實一開始,他倒是真沒有要入仕為官的打算,他本想著,在這汴梁,好好搞自己的產業,好好弄一些工廠,賺錢,瀟灑一生,多麼快活。

然而,世事變遷,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陸垚對韓家的小姐韓韞玉一見鐘情,而那韓永合,又偏偏是個十分喜歡官場的人,他現在已經做了尚書大人,若是想做他的女婿,那可以說不弄個虛名扣在腦袋上,是絕對不夠資格的。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第二點原因,讓陸垚決定好好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的,還是因為之前和棠溪發生的事情,民生疾苦,陸垚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若是想從根本上改變現在的這個現狀,那就只能有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掌握權力,去實行變法。

當然,歷史上實行變法的人,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這一點陸垚再清楚不過了,所以,在自己真的沒有到達那個位置之前,陸垚也不想直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一來是親事,客觀上必須要在科舉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二來,也是為自己心中的理想鋪路,必須在朝堂之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客觀因素還有主觀想法,都催促著陸垚去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當然,至于如果真的科舉及第了,後面的事情,陸垚現在也沒太細想。

七天的時間,自己能夠達到一個什麼程度,自己也沒有想過,所謂盡人事听天命,陸垚也就只能這麼去想了。

說起我國的科舉制度,那可是有許多的資料可以參考。

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及受中國影響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科舉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二百余年。科舉制度的主要考試都是定期的舉行的。唐朝科舉與宋初科舉每年舉行一次,宋太宗時期改為每一年或二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通常分為地方上的鄉試、中央的省試與殿試。鄉試第一名為「解元」,中央省試為「省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唐朝科舉考試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數學)等多種科目,考試內容有時務策、帖經、雜文等。宋朝科舉考試有進士、明經科目,考試內容有帖經、墨義和詩賦,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明清科舉改為考八股文。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展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特別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之初,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

在科舉制度發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時期,其積極性還佔主導地位。但在宋代以後,隨著封建專制的非人道發展,科舉的消極性越來越大。宋代以後,士大夫知識階層的文化創造能力每況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想到這里,陸垚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按照年歲來算,這王安石今年應該是三十左右歲,還沒到他出山進行變法的時候,一想到王安石,就不得不提到在王安石之前也舉行過變法的範仲淹。其實一直以來,陸垚的那個疑問還沒有得到解答,那就是,按照年頭來算,現在已經是範仲淹變法之後的時候了,為什麼在朝堂之上,所有官員的口中,還有陸垚看到的一些大小事物當中,都完全沒有範仲淹變法的跡象呢?

是自己的記憶出了問題,還是說,因為穿越的原因,時間發生了錯亂?

說回科舉。

周代以「鄉舉里選」的方式,即由「鄉老」(族長)等選拔本鄉土的賢士,經過地方長官的層層上貢,直達中央。上貢到王的賢士,由王親自考試,內容是射箭。在周代以前的社會中,只有統治集團家族的成員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成為知識分子,國家機構的各個組成部分,實際上主要由統治集團內部成員所世襲領有,具體表現就是周代的「世卿世祿」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即使有某種舉薦選拔,也基本上不超出宗法家族的範圍。舉薦選拔超越世襲血緣關系的羅網而登上高位的只能是極其偶然的例外。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卿世祿制被嚴重破壞,一些原來不是貴族的下層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過舉薦、考核而選拔登進人才的情況越來越多。由舉薦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勞績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漸產生。而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面的擴大更加速了這一過程。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采用的是察舉制與征闢制。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7年)劉邦下詔命令各級臣下舉薦賢才,形成後世鄉貢的最初形態。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兩次下詔命令各級官員舉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並對被舉薦者采用策問的方式進行考試。漢武帝根據董仲舒的建議,詔令各郡國舉孝子、廉吏各一人,後來兩科逐漸合並為一科,稱為「孝廉」。此外「秀才」也是察舉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東漢時為了避諱劉秀而改成「茂才」。唐宋時泛稱一般讀書應舉者為秀才,明清特指通過初級「縣試」入學的學生為秀才。漢代各科察舉都要通過朝廷考試。但是漢代察舉考試與後代科舉考試的重要區別在于︰考試在察舉中並不重要,舉薦是決定性的。察舉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基本不存在黜落,「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 。舉薦權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級官僚權貴手中。察舉並不是兩漢仕進的最大渠道。從漢初以來」任子「、「貲選」、皇帝和各級官僚的直接闢召仍然進行。一般士人往往時先征闢為州郡吏員,才由上司向中央察舉為秀才、孝廉等等。但是,一般沒有門路的布衣平民,幾乎沒有被察舉的可能性。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西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在南朝齊時,秀才科的策試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定,「五問(合格)並得為上,四、三為中,二為下,一不合與第。」 考試成績分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與第」,不予授官。這說明考試已經比過去嚴格得多。南朝梁時,梁武帝在建康設立五經館,考試及格就給官做。各地寒門士子紛紛投館就學。其考試辦法為「其有能通一經,始末無倦者,策實之後,選可量加敘錄。雖復牛監羊肆,寒品後門,並隨才試吏,勿有遺隔。 」已經明確提出了對寒門庶族子弟不論出身,隨才錄用的規定。

在北朝,北魏、北齊「凡州縣皆置中正。其課試之法,中書策秀才,集書策貢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輿出,坐於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對。字有月兌誤者,呼起立席後;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奪席月兌容刀。」 (州縣都設置中正,中書、集書、考功郎三個部門的官員分別考核秀才、貢士、廉良三類人。)可見,北朝當時的考試辦法已經分科別類的實行,並且監督考場,不合格的舉人當場就遭受斥黜。

不難看出,在科舉制度的初期,其實寒門子弟,也就是和陳晨一樣的那些布衣家庭的孩子,是很難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的,即便到了現在,如果不是陸垚的活字印刷術出現,還是會有許多的人連書都看不上,文化程度的缺失,也是造成了國力沒有辦法發展的重大原因。

科舉制的首創時間史學界存在爭議,有漢朝、隋朝、唐朝多種說法。

部分歷史學家以隋朝有分科舉人與進士科為由認為科舉制開始于隋朝。 部分歷史學家考證證明科舉制開始于漢朝,證明漢朝不僅有分科舉人、按科舉人,漢朝還有考試進用,而且沒有可靠證據證明隋朝有進士科。部分歷史學家考證證明科舉制的本質是唐朝開始的允許自己報名參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以及考試黜落法,科舉制開始于唐朝。

究竟這科舉制的首創時間到底起源于何處,現在也沒辦法做過多的考究,不過,唐宋這兩個朝代,確實是科舉制發展較為鼎盛的時期。

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學院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等。唐朝對秀才要求特別高,結果士人很少應試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廢罷了。此後「秀才」歲成為對一般讀書應舉者的通稱。明經、進士二科在唐代科舉吸引了最多的考生。

明經起源于的漢代,唐代「明經」科考試各部儒家經典,此外還包括《老子》。明經不全考十多部儒家經典,而是分為明一經、兩經、三經、五經四個級別。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規定明經考試加試時務策,考官就當前時務提出策問,考生書面作答。唐科舉各項中,明經科取士最多。但最榮耀尊貴的,卻是進士科。唐朝初期的進士科考試為「時務策」五條。時務策涉及國家現實問題,使讀書人從故紙堆中爬起來,面向社會,觀察、思考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年)為進士科加試帖經、雜文,進士科形成了雜文、帖經、策問三場考試制。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于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于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遠射、馬射、步射、平射、筒射、馬槍、摔跤、舉重等。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

唐代制科科目多達一百多個,如「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軍謀宏遠堪任將帥」等等。應制科試者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科舉及第者,現任或罷任官員也可參加。

唐朝科舉不分世庶,向全社會開放,的確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唐文宗時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門貧士,早年甚至吃不上飯,向人求食,他們都是通過進士及第入仕的。這些寒士顯達後多拉攏同類,如李遜、李建兄弟「家素清貧」,舉進士而得高官。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貢舉,「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科舉放榜後為學子們舉行的慶祝的宴會,在唐代、五代、宋初稱為聞喜宴,從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開始改為在瓊林苑舉辦,因此這場宴會又被稱為是「瓊林宴」。

陸垚想到這里,不由得已經開始有些頭大了。雖說自己有著穿越者這個身份的優勢,只不過,跟一些這個時代的窮酸文人們湊到一起,陸垚真覺得到時候恐怕自己會坐立不安,估計都不知道說些什麼。

不過好在,至少歐陽修、蘇軾蘇轍應該都會出席,到時候陸垚還是找一些自己熟悉的人跟他們聊天吧。

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變。

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

唐代科舉考試有兩級(即地方州縣的發解試和中央尚書省禮部的省試),宋初承襲其制。開寶六年(973年)以後,宋朝將天子親臨殿試變成為定制,州縣發解試第一名自唐以來即稱「解元」,中央省試第一名宋代改稱「省元」,殿試第一名方才稱「狀元」。「連中三元」遂稱為科舉時代讀書人的最高願望。殿試時皇帝一般並不親自閱卷,事實上仍由各考官閱定等。考官所取定的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覽」。皇帝控制科舉的最後一關——「殿試」後,新進士們即成為「天子門生」。

應該說,陸垚最後的目標,就是成為天子門生,也就是,通過殿試。當然,若是能走到這一步,也就意味著,他自己一定會取得科舉及第的成績。

雖說在陸垚看來,這次的考試是一個開卷考試,自己有著充足的時間去做準備,不過,也不要小瞧了那些為了這次考試準備了許久的其他考生。更何況,這些人的壓力,比起陸垚來可能要小上不少,對陸垚來說,自己的終身大事,還有陸府的地位,都和自己這次科舉考試的成績息息相關。

彌封、謄錄,時北宋對科舉制度進行的最重要的改革。彌封就是將試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等記錄封貼起來,又叫做「糊名」。糊名之法最早出現在唐朝,唐初在吏部詮試授官時,所試判文,即用糊名考校之法。五代後周廣順三年(953年),知貢趙上交首次在進士考試中采用糊名彌封的辦法取士。

考生姓名彌封後,考官仍能認識其筆記。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設置謄錄院,殿試卷子一律派專人抄錄,然後試官審閱,此後省試、發解試也次第推行謄錄制度。此外,北宋還進一步加強了科場紀律,實行嚴格的搜身法規,考察內兵衛羅列,巡行監視。北宋時舉子入場挾帶作弊之風頗盛,舉子「重裘而進,便于懷挾」,「挾書為奸」者頗多。北宋力求堵塞各種權門舞弊之徒,自然要嚴肅考場紀律。

這些制度,對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後期,此種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變,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好在,趙禎這個時候,這種監考制度還是執行度非常高的,至少在陸垚這次考試過程中,想要作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這里,陸垚多少還是覺得有些欣慰的,別的不說,就拿現代的大大小小各種考試來說,作弊者真的是不計其數,從初中、高中、再到大學,最出名的,就是所謂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了,直到現在,每到考試的前一個月,甚至于兩三個月前,各個學府的門口就總會出現這麼一幫人,會小聲的問你,四六級包過,需要麼?

又或者,每個教學樓內,也都開始有小廣告的張貼了。

雖說科技在進步,但是這些投機取巧者們的手段也在進步,現在看來,古代的這種考試,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監考的嚴厲程度可要比現代的考試要嚴格多了。

最關鍵的,還是說處罰的手段,要知道,在古代如果真的被當場發現作弊,那最大的處罰,可是要殺頭的,或者,終身禁止你考試。這樣的懲罰,可比現代只是警告或者通報批評的處罰要強太多了。

北宋科舉最初仍每年舉行,但隨著實行彌封、謄錄,增加殿試等,使每一次考試的組織準備、人員安排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每年舉行考試,從中央到地方都會疲于奔命。因此從宋太宗以後,科舉實際上已沒有每年舉行。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正式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宋代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

雖說這是一件好事,不過陸垚已經做好打算,若是自己取得了一個好名次,獲得了機會,一定要建議趙禎取消這個典禮。

很簡單,當著所有考生的面直接公布所有人的成績和名次,對于那些成績優異的人來說,自然是內心無比激動,他們可以肆意的去嘲諷那些成績不如自己的人。

而對于那些排名靠後,或者說直接落榜的人來說,這會是多大的打擊呢?要知道,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不勝數,但是最後獲得成功的人,也不過是那麼一小部分罷了,實在沒有必要去為了這麼一些人,去打擊其他人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變。宋朝加強了科舉考試中策論的地位和重要性。熙寧四年(1071年)宋神宗與王安石正式推行科舉改革︰科舉只設進士一科,將原來的明經、學究等科(泛稱「諸科」)都撤消並入進士科;廢除詩賦、帖經墨義考試,改試經義、論、策;殿試僅試策一道。王安石改革科舉的重要目的是統一思想、學術。

科舉考試前期重在詩賦論策,後期重在經學,王安石廢詩賦考經義,正是這一轉變的樞紐。元、明、清以程朱一家之說嚴酷統制知識分子思想,也由王安石用《三經新義》、《字說》等統制學校、科舉而開其先河。 明清科舉所重的「八股文」,正是直接從王安石制定的「經義「演化而來的。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司馬光等人的反對。

想到這里,陸垚不由得有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想法。現在王安石還沒有舉行變法,按照他的年紀來說,應該也不過就是在地方做一個地方官罷了。若是自己哪日得到機會,將王安石請過來,再讓他和蘇軾好好交流一番,說不定,雙方可以化敵為友。畢竟兩個人都是陸垚十分崇拜的歷史人物,陸垚可不想到最後這兩個人發生什麼大沖突。

而且,王安石的變法,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的,所以,陸垚此舉,也等于說是在救王安石。

宋神宗死去,高太後」垂簾听政「,司馬光當宰相,推翻了科舉改革,僅保存了新法以經義取代墨義的部分。元祐四年(1089年),由于經義取士推行了十多年,許多士人已不長于詩賦,因此宋朝又將進士分為詩賦、經義兩科。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後病死,宋哲宗親政,又恢復了王安石所定的科舉規制。

北宋取消了吏部銓試。但是從宋太祖開始殿試舉人,給士子們在省試上增加了一道難關。不少人省試通過了,殿試卻遭黜落。宋人的《邵氏見聞錄》與《燕翼貽謀錄》等書記載︰「本朝自祖宗以來,進士過省赴殿試,尚有被黜者。遠方寒士,殿試下第,貧不能歸,多有赴水死者。」皇帝用殿試取黜士人,那麼落第者的怨憤必定直接指向皇帝。有個叫張元的士人,多次殿試落第,憤而投奔西夏,幫西夏出謀劃策,西夏軍連年侵宋,宋軍迭遭慘敗,鬧得北宋君臣不安,大臣們都怪殿試黜落士人。于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正式下詔「進士殿試,皆不黜落」, 此後舉人通過省試後,就算穩拿進士,殿試只排列名次。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舉錄取名額,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僅進士一科取人近萬名,平均每年達四百五十余人。唐朝總共取進士總數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對進士名額做了限制,規定每科不超過四百人。按三年一科算,平均每年仍達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進士數是唐朝每年取進士數的十幾倍。

宋代科舉是為有錢人家所包攬的。 呂蒙正、範仲淹、歐陽修等寒士在科舉及第者中是極少數,而且他們也並非貧苦農民出身。科舉所需的經濟開支,的確不是一般農家所能負擔的。 三蘇父子本是四川眉山縣的殷實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攜兒子進京趕考,蘇軾兄弟雖金榜題名,然而家當也開銷的差不多了。次年蘇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喪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慘景。 這還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產的花費。小戶人家豈敢問津如此科舉?北宋科舉名額的擴大幾乎把全社會的讀書人都吸引了進去,科場競爭激烈,士人頭白身衰,出入科場,死而後已。而在唐代,科舉還不是士人的唯一出路,還不足以吸引整個知識階層。

宋代科舉杜絕引薦,純以試卷定取舍,但考試內容的不合理卻因此更加突出,詩賦、經義並不是選拔人才的科學尺度。像王安石、蘇軾兄弟、範仲淹這樣兼長文學與政事的人才,實在是鳳毛麟角。唐代「通榜」辦法允許考官有較大的自主權,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選出那些雖不長于文詞卻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績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而宋代科舉一決于考卷,便使不長于文學的才能之士難于出頭,而單有文采卻不懂治國理民的人可能選在高第,例如黃庭堅、張九成等等。

而彌封、謄錄這些法律隨著南宋政治腐敗而日益受到破壞。北宋統治者為了籠絡知識分子而全面擴充科舉取士名額,由此形成後期封建社會的一大普遍弊端,即嚴重的冗官問題。由于宋代進士錄取額是唐代的十多倍,為了安插眾多科舉入仕者,宋朝大幅增加官僚數量,兩宋的官吏隊伍空前龐大臃腫,行政效率極低。宋代科舉取士之濫,造成官冗之弊,許多官員侯缺久,生活苦難,一旦到任,「侵漁求取「(侵奪索取別人的所有),「無所不為」(什麼壞事都做),剝削無所不至。

後面明清的科舉歷史就可以不用看了,其實縱觀整個科舉制度,對于陸垚這種階層上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而在陸垚看來,這科舉制度的最大弊端,還是在于寒門子弟雖然考試的參考人數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增多,可是到最後能夠進士及第的人,來自寒門的,卻是少之又少。

一定要想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講完了歷史,陸垚開始研究起了考試的科目。

各朝科舉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唐朝科舉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等等 。宋朝王安石變法將科舉改為只設進士一科。元、明、清時期的科舉也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制(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等。

科舉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時務策(策問)、墨義、口試、貼經、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現在的時間,還沒有到王安石變法的階段,所以,對于這些科目,陸垚還是需要都了解一些才好。

墨義︰即筆答,考官根據經文出題,考生筆答該句經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時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稱為口義。

帖經︰就是考官任取經典中某一段,用紙條貼蓋其中數字或數句,令考生背出來,類似現代填空考試的辦法。

策問(時務策)︰考官就當前時務提出策問,考生書面作答。唐科舉各項中,明經科取士最多。但最榮耀尊貴的,卻是進士科。唐朝初期的進士科考試為「時務策」五條。時務策涉及國家現實問題,使讀書人從故紙堆中爬起來,面向社會,觀察、思考問題,設計解決辦法。

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進士科加試帖經若干條和雜文二首,至此,進士科形成了雜文、帖經、策問三場考試制。雜文泛指詩、賦、箴、銘、表、贊之類,測試文學才華。唐玄宗開元年間,雜文二首便明確定為詩、賦各一首。

詩賦考試要求人有相當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要求人具有生動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經墨義之類要清新活潑而富于靈氣。詩賦考試還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語言文字的能力水平,這是為官從政的基本條件,便于在考試中區分優劣。因此詩賦取士較之後世將考生思想束縛于孔孟之道的「經義」,地區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雜文

雜文泛指詩、賦、箴、銘、表、贊之類,測試應試者的文學才華。自魏晉以來,社會上崇尚文學之風日盛。唐玄宗開元年間,雜文二首明確定為詩、賦各一首。詩賦考試要求考生有相當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要求考生具有生動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比帖經墨義之類要清新活潑而富于靈氣。

其實這些在陸垚看來,更有些像現代的語文科目考試,再加上公務員考試當中的申論相結合,其中,除去策問是需要自己臨場發揮,結合當下時事作出回答之外,其他的,都是通過背書可以解決的,更何況,對于唐宋的詩詞,陸垚可以說,掌握程度絕對不低。

乍一看之下,這科舉考試好像真的還涉及範圍挺廣的,而且,在陸垚看來,這科舉制度,消極和積極的影響都有。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展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特別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正當發展成熟之初,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與封建社會其他所有選舉制度相比 , 科舉制度有其進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會流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舉的一整套嚴密的考試程式和制度,更被譽為是中華民族的杰出創造。科舉制使應考之人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對于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廣泛搜羅人才,有著無可辯駁的優點。以考試取士,權在國家,考取者無私恩,黜落者無怨恨,亦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科舉制度對社會流動起過促進作用。科舉制度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競爭性,造成封建社會的人才流動」。有一些平民通過科舉考試可以上升為統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卻因科舉失利而淪為平民。科舉制度推動了不同等級成員之間的流動,為歷代統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科舉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自然也有它的弊端。

在科舉制度發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時期,其積極性還佔主導地位。但在宋代以後,隨著封建專制的非人道發展,科舉的消極性越來越大。宋代以後,士大夫知識階層的文化創造能力每況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下,科舉制度也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

第一,由于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第二,由于入仕途徑單一,只有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發財的想法,所以導致部分士人產生了畸形的價值觀,從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會悲劇。第三,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借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而一手遮天,收受賄賂,富可敵國。而且就多次利用科舉考試的題目為餌收取考生賄賂的錢財。這就不利于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不過,對陸垚來說,現在,除了科舉這一條路,自己,也沒其他的路可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