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策略遼東,狹路相逢

作者︰江天寥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高拱是河南新鄭人士。

他十七歲鄉試取得魁首,可連續蹉跎兩屆會試不中,恰逢嘉靖十三年犁庭掃穴,他便棄筆從戎,而後一直待在遼東,做俞大猷的幕僚。

可以說俞大猷作為遼東指揮使,對高拱極為倚重。

高拱言說建州得到宣大十多萬叛軍,有江南支持,遼東壓力前所未有,俞大猷自然明白這一點,宣大叛軍也好,建州也罷,本質上都是江南的雇佣軍。

否則就圖們江那地方,養建州殘部都費勁。

自嘉靖十三年的犁庭掃穴後,建州也就剩萬余青壯了,總人口也只有五萬人,可就是這點人,也難以在圖們江流域存活。

全靠江南的給養。

而江南是養五萬人,還是養二十五萬人,其實沒太大差別,盡可能的武裝,對遼東虎視眈眈,才是南京那邊想要的。

畢竟,遼東丟了,京師就只剩山海關了。

但……

還是那句話,哪怕他經營遼東九年,也無法全部掌控遼東,遼東都指揮司有十二萬兵力,但整個遼東卻有三百萬人口。

不可能杜絕內鬼。

所以根本沒有辦法收治十多萬俘虜。

至于宣大的叛軍當中,底層士兵大多不知情?是否該救援?俞大猷沒有想這些,當兵打仗,本來就是賣命的活計,你都投降了,還念什麼好壞。

《逆天邪神》

因而。

俞大猷寧願讓建州得了十多萬叛軍,然後從正面戰場較量,也不願意去救去狙擊,把俘虜搶回來,鬧一場內亂。

當然,他也不會坐視建州完全消化叛軍就是了。

「對于叛軍救不救,首先要做分化才行,這個分化我們做不來,得讓建州去做。」

「那些有意投敵的,在將領的帶領下,便直接搖身一變,就成為建州將士了,而不願意投敵的,短期內不至于投降,會被當做奴隸驅使。」

「建州也需要一批奴隸來解放他自己的青壯年。」

「如今建州不過五萬余人口,青壯攏共也就萬余人,王杲必然不會再讓有限的族人投入生產,要全民皆兵,那就必須要奴隸。」

「過去幾個月,南京幫忙運輸了許多南洋、扶桑、朝鮮的奴隸過去,也有兩三萬人了。」

「但依舊不夠。」

「他們需要更多的努力,特別是大明的奴隸,來完成信心的建設。」

「所以,不知情的,忠心大明的,跟那些叛軍將領關系遠的,那部分人都會被充作奴隸,而非在戰場上與我們交鋒。」

「得把他們性子磨平了,徹底奴化了,王杲才會讓他們參軍。」

「我們不能坐視王杲把這些人也消化了。」

俞大猷多年坐鎮一方,已經有了主帥風範,對于戰場的見解極為獨到,很明白一場戰爭的目標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東西。

高拱見俞大猷主意已定,便說道︰「建州得到叛軍,起碼有七八萬兵馬會搖身一變,成為建州蠻兵。」

「夏言既然準備讓宣大叛軍以敗代投。」

「那麼南京那邊必然是已經做好戰前準備的,軍資已經齊備,或許即刻便要西進。」

「還請俞帥做好應對。」

高拱作為幕僚,除了出謀劃策外,還擔任遼東的經略職責,代表俞大猷過問遼東的經略轉運事物,保證軍需。

他的全局視野更高,很明白宣大叛敵背後有著怎樣的運作邏輯。

所以判斷王杲得到叛軍後,會立馬西進,不說攻略遼東,起碼要拿回屬于建州原本的地盤,推進到渾河流域,以求打個措手不及。

俞大猷卻沒有回答。

他盯著火堆在發呆,好一會,他抽出一根樹枝,以碳灰在地上畫了張簡易的地圖,指著朝鮮說道︰「倘若建州進攻到渾河流域,從渾河到圖們江一線,他們的後背全在朝鮮面前。」

「哪怕南京可以提供保障,讓朝鮮不打建州。」

「可這個保障能百分百嗎?」

「朝廷如今可不是沒有海權的,我們離朝鮮又近,李氏王朝知道京師對他影響大,還是南京對他影響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朝鮮攻擊建州的背部。」

「無論如何,建州也不能冒著這份風險來拉長防線的。」

「更何況,他們至少新得了八萬兵馬。」

「還能全副武裝……」

俞大猷的話讓院子里一靜,大家同為明軍,知道宣大作為天下最關鍵的重鎮,一直是邊軍最強的戰力,投敵後最大的擔憂的後勤能否跟上,可如今南京負責後勤,只好不壞。

那麼……

滅朝鮮,足以。

高拱凝聲道︰「西進攻遼東是假,南下攻朝鮮是真!」

「若能吞下朝鮮,建州的威勢將不可同日而語。」

「而有朝鮮提供物力,不用全賴海運,南京那邊的容錯率也提高非常多。」

「而且。」

「建州只有五萬人口,這是發展的硬傷,而朝鮮有一千八百萬人口,只要馴服得當,僕從軍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才真正打得起國戰!」

俞大猷點了點頭,說道︰「我在遼東都怕里應外合,朝鮮那邊如何不怕?東海海域是南京佔優,我們也無法阻擋他們艦隊運兵。」

「建州打朝鮮,完全可以多面開花。」

「然後快速閃進。」

「至多十天半個月,就能滅國。」

俞大猷毫不懷疑南京會賣掉朝鮮,他們連自己都賣,賣點藩屬國怎麼了。也就是旁邊沒東西賣了,否則他們不惜賣掉更多。

不斷的撕裂創口,讓朝廷兩線作戰,才是南京想要的。

高拱很是憤怒,更是後怕,道︰「滅朝鮮,攻野人女真,建州大可囊括努爾干都司後聯絡蒙古,如此便真的有南下入關的勢態了。」

「所幸國師和陛下已經解決了蒙古的問題。」

「始皇帝更是馴服了邊境諸國。」

「已經駐軍協防,哪怕始皇帝已經離去,那些小國也不敢造次了,就算有人挑撥,俺答汗那邊不會中計。」

「能穩住蒙古,是我們對建州最大的戰略主動。」

高拱在思考建州的崛起方向,而其他將領已經坐不住了,知道建州要取朝鮮,決計不能讓他們成行,便諫言道︰「事不宜遲,趁建州還沒有得手,我們得盡快出兵!」

「俞帥,末將請戰。」

「末將請戰!」

眾將領紛紛請戰,俞大猷卻伸出了手,阻攔了一下,看著諸位說道︰「便是十多萬叛軍,建州也要花費一翻力氣消化,整個朝鮮,建州又該如何消化?」

「不論叛軍加入也好,南京支持也罷。」

「建州最核心的,那是那五萬建州女真,把這批人剿滅了,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如此。」

「南京不但失去了外族的名義和旗幟,更失去了王杲這種有才能實施戰略目的的代理人。」

「我們……」

「朝鮮要支援,但不是關鍵,我想領一支騎兵,學蒙古人的斡月復,繞到圖們江流域,攻破赫圖阿拉,屠盡建州余孽。」

「如此一來。」

「那萬余建州青壯,此後便是打一人,少一人。」

「沒有基本盤,王杲如何統領其他漢軍?」

「建州想取朝鮮,可以,但定叫他有去無回。」

俞大猷平平澹澹的言語中殺氣已經升騰,是對建州的,更是對南京的,那些人不惜一切代價,寧可放任敵寇壯大,甚至危及中原,也要對付朝廷。

先送十多萬叛軍,接著又送朝鮮。

已經是完全不要臉了。

而對于俞大猷的戰略,高拱看出到了妙處,放任建州游走在關外,建州便可向東向北擴張,最終可以向西從蒙古那邊找突破口。

但如果斷了建州的後路,把建州鎖死在半島上。

對方就完全沒有戰略騰挪空間了。

無論南京再怎麼支持,無論宣大的叛軍再怎麼驍勇,也失去了爭雄之勢,只能忍受遼東對其的封鎖和關門打狗。

……

王杲殺了夏行,以「大勝」奠定了聲勢後,便迅速接見諸位將領,一翻控制拉攏後,又許了重利,不同于武將在大明的低賤地位,王杲對他們許諾了重利,倘若有奪取天下的一天,定然給他們分封就藩!

封王!

這是多大的誘惑啊,哪怕寬松如蒙古帝國,當年也不過是以軍民萬戶府來默認世侯的存在,異姓封王就藩,要追朔到漢高祖劉邦那句「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

至于王杲說話不算數?

他們這些武將權勢大,手里又有兵,真說話不算數了,難道還不能自己取嗎?

會伙同夏言叛亂的這些邊將,本來就是野心勃勃的人。

此刻只覺得找到了可以全力發揮的舞台,當即招降舊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們兩路大軍合兵「遠征」,共十五萬兵力。

再加上負責後勤的十萬民夫。

建州大勝,遭殃的還是那些民夫,軍隊戰損不過萬余,最後的俘虜總數其實是二十二萬,那八萬民夫暫且不去說他,剩下的十四萬叛軍當中,經由各將領勸說,復原指揮構架,很快拉起了十萬大軍。

比俞大猷他們預料當中的,還要多兩萬。

沒法。

大明當兵的軍戶多,哪怕不是軍戶,投軍也有許多是時代相傳,當年土木堡兵變,為了將那批發動過兵變的將士一直綁定在船上。

所以他們的子孫後代,基本上都有在宣大從軍。

如此延續百年。

軍中有三四萬,都是那些人的後代,因為歷史原因,這批人就是宣大將領的死忠,不論換了多少將領,只要那些將領想撈銀子,就必須得用他們。

有這麼一批死忠做基礎,能拉起十萬大軍,也就不難了。

畢竟大多數人只是從眾而已。

來到這苦寒之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自家主將還是故意投叛的,連個牽頭嘩變的都沒有,不參軍難道做奴隸嗎?

至于轉過頭來殺自己人……

死道友不死貧道吧。

僅僅花費了一天時間,叛軍就整理好了兵馬,宣大兩路兵馬,分別以宣府總兵趙卿和大同總兵 永為首。

兩人當即請示王杲,建議羊攻遼東,實攻朝鮮。

這的確是最好的策略,王杲自無不同意,或者說,在叛軍到來之前,他們早就預謀商量好了該如何打。

畢竟建州的發展方向就那麼幾個。

然而王杲答應以後,卻覺得不對,他心里中有些不安穩,便佔卜了一卦,卦象大凶,王杲雖然年幼,但極為聰慧,擅長佔卜,會趨吉避凶。

佔卜得到凶卦,王杲不理會兩個總兵的勸說,自顧自的尋找著危機的存在。

忽然,他驚出一身冷汗。

隨後看著地圖,許久之後,咧嘴出一抹獰笑,說道︰「戰略不變,羊攻遼東,實攻朝鮮,但,我建州本部不動,多依賴兩位將軍了。」

如此頓時兩趙卿和 永感到不快。

你王杲要保存實力,大可私下做,如此說出來,是不是太為難人了些?

「兩位將軍多慮了,我讓建州本部按兵不動,是要打一場最硬的仗,如若我猜的沒錯,此戰俞大猷將親率一支奇兵搗毀赫圖阿拉,屠我建州本部。」

「然後東西合圍,將我等困死在半島上。」

「為了不讓俞大猷達成目的,也為了報當年犁庭掃穴的血海深仇。」

「我要與俞大猷決一死戰。」

奇兵繞後?

趙卿和 永一想,也察覺到了這份凶險,不論俞大猷有沒有這麼做,留一手防備總是沒錯的,他們不管王杲有沒有基本盤,他們考量的是戰略問題。

一旦赫圖阿拉被搗毀,他們被封鎖在半島。

想出去就難了。

不管怎麼說,已經上了賊船,兩人可不想王杲戰敗,便問道︰「此戰凶險,僅憑大帥本部,恐怕不足以應對,我等願挑選宣大精銳,為大帥助陣。」

趙卿和 永有意相幫,王杲卻不接受。

俞大猷騎兵必然數量不多,至多三五千人,我有赫圖阿拉可守,野戰兩倍于他,必然要報掉父親的血海深仇。

趙卿還待再勸︰「可是俞大猷統兵非同常人,犁庭掃穴的戰績和戍守邊關九年的戰績不提,當年他隨張執象進京,帶著一支江湖義士組成的騎兵,以三千破兩萬,絕對不可小覷。」

「他騎兵遠道而來,還望大帥不要與他野戰。」

「赫圖阿拉城池不高,但俞大猷沒有後勤,騎兵根本無法攻城,還望大帥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

王杲冷冷看了他一眼,雖然接受了提議,但態度並不好,只說道︰「啊,我知道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