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蘭溝甸初敗

作者︰終南野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檄文洋洋灑灑數百文,通篇都流露出大宋君臣的信心,在他們看來,此番北伐乃是吊民伐罪,燕雲之地的漢家百姓,還不爭先來投?

可趙佶君臣不知道的是,他們這一番好意,完全是在自作多情。只因燕雲之地的百姓,早已習慣了遼國的漢化統治,根本就沒有中原漢人那種強烈的夷夏觀念。

還有就是,遼國向來自居正統,和宋朝以南北朝進行邦交。由此可見,北地的漢人的心中,同樣認為自家才是正統。

其實幽雲漢家百姓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歸根到底,領土歸誰所有,還是需要兩國在戰場見個高低來定。

可趙佶這位藝術皇帝卻偏偏自作聰明,如果他只是在檄文里,強調優待投降的遼國官員,也沒什麼大不了,但他非要畫蛇添足,說什麼「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

這話的原意是說,嚴禁宋軍將士殺人,倘若誰違反此令,便要軍法從事。但凡是個正常人,就不會下此荒唐命令,既然是要打仗,豈有不殺人的道理?

或許趙佶的本意是,不殺任何一個無辜百姓,以及放棄抵抗的遼軍將士,這倒是無可厚非。

但作為宣撫使的童貫,卻也昏了頭了,竟然將天子的話,原原本本發布到了檄文之上。

或許是童貫自我感覺太過良好,覺得此次北伐勢必一帆風順,根本無需動用刀槍,只需把十萬大軍往邊境一擺,燕地就會望風而降。

先不說這道檄文對遼人有沒有影響,對宋軍將士而言,影響卻是極為深遠。一者,讓宋軍上下充滿了輕敵思想,渾然不將遼軍放在眼里。二者,一旦上了戰場,因為有檄文上的天子之令在,宋軍豈能放開手腳?

此時的童貫,尚且沒有察覺到不妥之處,他正志得意滿的,帶著一眾親信視察河間府等地的戰備情況。

誰想才走訪了幾處兵營與府庫,童貫臉上的笑意就逐漸消失了。

你道為何,原來是河北之地已有百年不經戰事,這里的軍隊沒有經過嚴苛訓練不說,甚至連滿編都做不到,許多大營往往只有一半人馬,並且還多是老弱病殘。

這還不是最讓人揪心的,待看到府庫之中,兵甲器械年久失修,軍糧連賬面上的三分之一都沒有時,童貫的心一下就涼了半截。

本來按照事先的計劃,到了河北之後,童貫還需要就地再征召五萬兵馬,軍械糧草也該由此處供應。

如今這個情況,宛如給童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種師道見此情形,就提議道,「大帥,不如暫且在此駐兵,待從別處征集足夠的糧草後,再圖北上如何?」

童貫想都未想便拒絕道,「不妥,本官來時曾向官家保證,不出兩月便有捷報傳回,若在此拖延日久,如何向官家交代?」

種師道急了,連忙繼續勸說道,「大帥三思啊,糧草事關大軍命脈,一旦戰事拖延日久,後果不堪設想啊!」

童貫自負道,「哼,彝叔休要驚慌,本官已打探清楚,遼人在幽州一帶,不過三萬人馬,根本就不足為慮。

而且你莫要忘了,此戰咱們還有幫手,到了約定時日,定襄節度使穆栩便會出兵攻打居庸關,遼人到時必定自顧不暇,說不得我等要面對當面之敵,最多萬余人而已。」

說到這里,童貫思量了片刻,到底沒有說出第三個理由,在他想來,此次北伐多半只需做個樣子,顯示一番大宋軍威即可。誰讓幽州的遼人已是山窮水盡,還怕他們能翻了天不成?

眼見種師道還要再說,他便擺了擺手,說道,「不過彝叔所言倒是提醒了本官,本官這就上道折子,將河北的現狀,告知官家一聲,免得官家被地方官蒙蔽!」

種師道又不傻,豈能不知童貫所想,別看其說的比唱的好听,一派為了朝廷和官家著想的樣子,可實際上還是為了在官家那里賣慘,順便討要一些好處,並非是對此戰抱有謹慎之心。

事實也確如種師道所想,童貫在奏折中先說了自家如何殫精竭慮,隨後話鋒一轉,這般說起河北的情況︰

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須之用百無一有。如軍糧雖曰,見在粗不堪食,須旋春簸僅得其半。又多在遠處,將輸費力。

軍器甚缺,雖于太原、大名、開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適用,至于得地版築之具並城戍守御之物悉皆無備。

然臣肩負朝廷深望,必盡心盡力,早傳捷報于闕下,以抱陛下天恩!

再賣了一波慘後,童貫不顧種師道苦苦勸說,毅然決然的下令,命諸軍向雄州匯聚。

雄州,本為瓦橋關,昔年周世宗柴榮奪得三關後,將此地改名為雄州,乃宋朝河北防線最關鍵的一環,每次遼國大軍南下,都要先行攻打此處。

如今情勢反轉,自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失敗後,宋軍終于又一次集結于此,準備再度北征。

待諸路兵馬到齊,童貫當即就與眾將商議進兵之事。

會上,種師道尤不死心,便道,「今日之事,譬如盜入鄰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且師出無名,事固無成,發蹤之初宜有所失。」

童貫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回曰,「此事官家已有成算,彝叔勿復言矣!再者,今番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朝廷與穆栩相約,于八月初共同舉兵,難道要讓朝廷失信于一節度使乎?」

《仙木奇緣》

作為被童貫一手提拔的楊可世,也覺得冒然進兵有些不妥,遂建言道,

「事起之由,毫發未嘗預,一旦臨利害。若倉卒失計,我輩要領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國為重,願大帥三思而後行!」

此話說的可謂合情合理,童貫一時之間不免猶豫起來,不想在座的雄州知州和詵卻嘲笑楊可世道,

「本官曾听人道,楊將軍往日自夸能敵萬人,膽氣絕倫,視堂堂之師如土雞瓦狗,誰知今日一觀,竟是個懦夫之輩。

今樞密奉官家之詔,統十萬雄兵于此,面對強弩之末的遼人,豈有失敗之理?」

楊可世素來以勇 聞名,今日卻被和詵如此當眾羞辱,不禁氣得臉紅脖子粗,半晌不發一語。

而童貫在听了和詵此話後,本有些遲疑的心,頓時重新堅定起來,當下就傳令將全軍分為東西二軍。

東路軍由種師道統領,和詵副之,駐扎于白溝,王稟率領前軍,楊惟忠率領左軍,種師中率領右軍,王坪率領後軍,趙明率領選鋒軍。

辛興宗統率西路之兵,駐扎範村。焦安節統率左軍,劉光國、冀景統率右軍,曲奇、王育統率後軍,吳子厚、劉光世統率選鋒軍,並听劉延慶節制。

為了安撫楊可世,童貫特意又以楊可世為前軍統制,節制宋江、王稟所部,歸入辛興宗帳下。

還命楊可世招募勇士,在邊境來回馳騁,散發招降檄文,並再三強調,軍隊沒有他的允許,不得隨意過界挑釁。

可接下來幾日發生的事情,委實出乎了童貫意料,在命人散發招降檄文數日後,始終不見一個遼人來降,這不禁讓童貫大為驚奇。

本來按他所想,就算契丹人想要垂死掙扎,不願輕易投降,但此地的漢人卻不該如此,這些舊疆臣民,難道不該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嗎?

其實童貫之所以會抱有此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除了是對燕雲形勢有所誤判外,還存了另一個見不得人的心思,那就是不想為穆栩白白做了嫁衣。

雖說穆栩如今明面上已受朝廷招安,甚至還即將迎娶帝姬,但長久以來,出于對武人的防備,大宋君臣豈能放心于他?

所以,在臨行之際,趙佶曾特意叮囑童貫,最好能兵不血刃收復幽薊,免得鷸蚌相爭,給了穆栩可乘之機,讓其愈加勢大難治。

眼見與穆栩相約的時間已近在眼前,童貫心里是越發著急,竟異想天開起來,向涿州、易州等地派出使節,企圖說降當地官員開門納降。

他卻不知道,這些使節還沒走到地方,便先後遭了毒手,連首級都被割下送往了幽州。

原來在兩個月之前,遼國南京留守耶律淳就得到探子密報,大宋近來兵馬調動頻繁,恐有趁遼國內亂北上之意。

耶律淳自不敢怠慢,令人仔細留意宋朝動靜的同時,又派人去向遼主耶律延禧請援,希望其能以國事為重,暫時放下私怨,發兵前來支援。

但信使帶回來的結果,卻讓耶律淳極為失望,只因遼主耶律延禧不僅不願派兵來援不說,還想將南京等地的兵馬調去關外,以應對女真人日益凶 的攻勢。

到了這個時候,耶律淳只得選擇背水一戰,他先將南京道一眾文武召集起來,隨後就對他們說了當前形勢。

遼人一向看不起宋人,此刻一听到宋朝竟要行背信棄義,趁火打劫之事後,個個義憤填膺,表示要與宋軍決一死戰。

耶律淳一看軍心可用,不由大感安慰,在與眾臣商談一番後,定下了以下應對之策。

放棄媯州之地,由從雲地逃回來的耶律佛頂為北路軍統制,率一萬大軍駐守居庸關,防備穆栩進犯。

再將南京道所有騎兵集結起來,約有一萬兩千之數,全部交由耶律大石統領,由其阻擋宋軍北上。

因此,就在童貫一行還滿懷期待,等待遼人望風而降之際,耶律大石已親率大軍,來到了他們眼皮底下。

在這種情況下,童貫所遣的使節怎麼可能有所作為,這些人剛一進入遼國境內,便被耶律大石的斥候逮個正著,枉自送了性命不說,還讓耶律大石從他們口中,探听到了宋軍虛實。

在知道宋軍上下並無戰心之後,耶律大石大喜過望,當即立斷帶領大軍到了新城以南,將一萬大軍埋伏在蘭溝甸附近,又命副將牛欄監軍蕭赫魯率領兩千奚族騎兵作為疑兵,引誘宋軍主動出擊。

蘭溝甸位于新城西南方向,這里原來是一條河谷,此時已干涸成一條南北向的大路,路兩側則是長長的斜坡,坡上是大片大片的松樹林。

而駐守在蘭溝甸不遠的不是旁人,正是宋軍西路軍先鋒楊可世。

楊可世先前在雄州會議上,被和詵譏諷為懦夫,本就在心里憋了一團怒火,此時見到遼人不過千余人,竟敢前來挑釁,遂不顧童貫之令,悍然帶領四千輕騎進入遼境,一路追殺而去。

當大軍行進至蘭溝甸時,久經沙場的楊可世一見周遭環境,立即冷靜了下來,察覺到有些不妙,便想下令退兵。

可惜為時已晚,伴著三聲號角響起,兩面坡之上亂箭齊發,箭如雨下。

楊可世所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以至數千人馬擠在狹長的河谷里進退不得,東奔西竄自相踐踏。

而一直在關注戰場態勢的耶律大石,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果斷下令全軍出擊,隨即蘭溝甸里塵土飛揚,殺聲震天,到處都是殘肢斷臂。

最終,這場戰斗持續了小半個時辰,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楊可世帶著千余殘兵殺出一條血路,向著範村辛興宗駐地奪路而逃。

此戰過去約兩個時辰後,留守雄州的童貫接到了前線戰報,他對此事的反應,是既驚且怒。

震驚于楊可世擅自進入遼國境內挑起爭端,壞了趙佶和他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幽雲的大事,讓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震怒于楊可世此番乃是違抗軍令,若依照軍法處置,該當殺頭問罪才是。

可童貫哪里能下得了這個狠心?楊可世乃是他一手提拔的親信,平日作戰勇 ,在征西夏、平方臘的過程中,更是屢立戰功,乃是他麾下不可多得的 將,因而打從心底里,他就不想處置楊可世。

但軍令如山,若不依法處置,那軍威何在,旁人又如何能夠信服?

一旁的宣撫參謀官劉韐看出了童貫的為難,便適時進言道,「大帥,卑將听聞楊將軍是進入遼國境內,為得是接應投降百姓,才中了遼軍埋伏,實在情有可原,還請從輕處罰!」

童貫聞言心下一松,贊許的看了眼劉韐,口中似模似樣道,「也罷,念在他往昔功勞,今次便既往不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