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歸倭附(十一)皇家艦隊?

對釜山的作戰因為一場暴雨的到來而暫告終止,明、日兩軍以及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朝鮮軍都不得不停止各自的行動,等待雨過天晴。

這一日,明軍臨時征用而來的金海郡衙已經掛起了經略行轅的大 ,大明文華殿大學士、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正在召集一場高級將領的小範圍軍議。

會議尚未開始,傳令兵報有天使至,高務實出堂外領旨,方知皇帝對那批俘獲的日艦動了心思。

不過,皇帝的聖旨里頭其實沒提這茬,只是單純地就高務實出征以來的戰果加以勉勵,當然也少不得說幾句戰後必當重賞之類的話。

這些都是官面上的話,高務實一看聖旨中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就知道接旨之後得邀請傳旨內臣一敘,以便搞清楚皇帝到底有什麼事要和自己說。

來的這位天使說來也是巧了,乃是老熟人,真正的老熟人——前司禮監掌印大太監黃孟宇的親外甥劉平。

劉平和高務實認識非常早,乃是當年高務實做太子伴讀時代替朱翊鈞去大同「觀政大同火器」認識的。彼時黃孟宇時任欽差鎮守大同地方太監,而劉平則是大同太監管下的三名監槍太監之一。

高務實初識他時,他就因為對當時官營軍工火器生產、監督制度熟稔無比而被高務實贊許〔參見本書卷一第126章奉旨觀政(六)〕,所以後來高務實在幫黃孟宇高升之後,對劉平也頗為照顧。

再後來,黃孟宇成了「離退休老干部」,劉平在宮中沒了直接靠山。雖說陳矩對他也不錯,但畢竟陳矩自己後面也有一大幫干兒子了,這照顧多少有點顧不過來,因此劉平就越發靠近高務實——當然這其實也是黃孟宇的交待。

高務實倒很念舊,的確幫襯了一些,于是劉平很快從欽差鎮守福建地方太監調任回宮,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在四名秉筆中排名最末——前幾年高務實伐元大勝之後,他又升了一位,現在排名四大秉筆太監的第三位。

不過秉筆太監這個位置……怎麼說呢,多少有點像內閣的情況,那就是排在首位的首席秉筆太監才掌握實權——也就是兼任東廠提督。其後的三位則好比是打個輔助,實權就差太多了,除非皇帝對此人青眼有加,否則頂多算是首席秉筆太監的順位繼承人之一,實權方面全看撈到了什麼差遣。

劉平的差遣說好不好,說差不差,他主要負責宮中的守衛相關事務——注意是只管宮中,出了宮之外的京師軍務就不歸他管了,在內廷系統之中,京師軍務即京營事務,乃是御馬監掌印太監的職權範圍。

〔注︰不過現在因為高務實的京營軍改,京營拆分成了禁衛軍和生產建設兵團,所以御馬監掌印太監的職權事實上被嚴重削弱了,幾乎只剩下一點最基本的監督功能。當然內官的職權可大可小,歸根結底要看皇帝放權多少。〕

既然是老熟人、自己人,高務實也就沒有太多拐彎抹角,直接問起了事情的內幕。劉平自然直言不諱,很快就把朝堂上的商議,包括皇帝在宮中與幾位親信內臣的討論都與高務實說了。

原來皇帝在朝堂上的話雖然都是心里話,但他的話並未說完,他還有一部分想法沒有當眾說出來,這次卻讓劉平給高務實帶了話來。

拋前扔後直入主題,簡單的說就是皇帝也開始眼饞起海貿的生意來了。他想搞的艦隊其實並非是「朝廷的艦隊」,而是「皇帝的艦隊」。

這件事可以這樣理解︰就好比朝廷的錢其實分為戶部和內帑兩個部分一樣,朝廷的錢在戶部,皇帝的錢在內帑。

後世多數人恐怕都以為皇帝的內帑就是簡單的從戶部劃撥一定比例,猶如很多歐洲國家的皇室收入一般,其實大謬不然,這里頭完全不同。

要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大明的財政收入由哪些部分組成,因為大明的財政收入構成十分復雜,所以需要分別去了解。

首先要知道大明的稅收過程是怎麼樣的。大明各地都設有府庫用來囤積收來的稅賦,比如糧食、貨物或者白銀等等。在各地征收完賦稅之後,就需要向兩京的大型倉庫輸送,這個時候就需要區分,區分哪些屬于是國家公有財產的倉庫,哪些是皇帝私人的倉庫。

戶部所管轄的倉庫主要是以太倉庫為主的國庫,左順門、寶善門以東以及南城磁器各個倉庫,這是戶部所管轄的範疇。

而內府十二監、犧牲所、神樂堂、太常寺、光祿寺、國子監,還有太僕寺的常盈庫以及工部的節慎庫,則各有自己的倉庫,都是這些部門自己的部門經費,原先戶部是無權管轄的。

不過高務實就很生猛了,經過他當初的大戶部改革,之後除了內府十二監,以上其余的衙門自主財權被全部收歸戶部了,所以目前還有獨立財權的衙門,已經只剩下內府十二監。

內府十二監的財權高務實沒動,畢竟宮里的事就連他也不好隨便伸手——怎麼伸手?皇後娘娘、皇貴妃娘娘做條肚兜也要提前報你高某人批準嗎?太不像話了嘛。

所以,戶部屬于國家的外庫,也就是通稱的國庫。

「內帑」則是明朝設置的「內府十庫」,這屬于是皇帝私人財產,有的人也說是「十二庫」,區別就是有沒有把「天財庫」和「供用庫」算作內府倉庫的問題。總之如果不糾結,那就可以把這十二個倉庫統稱為是「內庫」。

《明史》記載︰「內府凡十庫︰內承運庫,貯緞匹、金銀、寶玉、齒角、羽毛,而金花銀最大,歲進百萬兩有奇。廣積庫,貯硫黃、硝石。甲字庫,貯布匹、顏料。乙字庫,貯胖襖、戰鞋、軍士裘帽。丙字庫,貯棉花、絲纊。丁字庫,貯銅鐵、獸皮、蘇木。戊字庫,貯甲仗。贓罰庫,貯沒官物。廣惠庫,貯錢鈔。廣盈庫,貯絲、紗羅、綾錦、絹。

六庫皆屬戶部,惟乙字庫屬兵部,戊字、廣積、廣盈庫屬工部。又有天財庫,亦名司鑰庫,貯各衙門管鑰,亦貯錢鈔。供用庫,貯粳稻、熟米及上供物。以上通謂之內庫。」

其他倉庫都可以簡單知道名字就行,只有內承運庫是需要去詳細了解的。內承運庫專門負責儲藏金銀,在內府十二庫中地位最高,也就是後人最常說的「內庫」或「內帑」,有明一朝但凡官員請「調發內帑」,指的就是這個「內承運庫」。

不過這里有句話要注意,《明史》中此處說什麼「六庫屬戶部,乙字庫屬兵部,戍字、廣積、廣盈庫屬工部」之類的,可不要以為這些府庫就真的歸戶部、兵部、工部管理了。

內庫還是只能由皇帝自己決定用途和管理,戶部可以派遣官員巡視和登記內庫收支,但是無權管理。

工部只負責查驗進入內庫的東西,史載「洪武、永樂間,各處府縣歲貢彩段,工部驗中方送內庫。」而此處戶部只負責記賬。

比如劉最在奏疏里曾提到的︰「帑銀屬內府,雖計臣不得稽贏縮。」也就是說內府收支,哪怕是戶部尚書這位「計臣」也不能完全了解實際賬目到底多少,實際上的管理人員完全由宦官組成。

史載,內庫置「掌印太監一員,近侍、僉書、太監十余員,掌司、寫字、監工數十員」,

「掌大內庫藏,凡金銀及諸寶貨總隸之。」

內帑的主要來源則是「金花銀」。所謂「金花銀」指的是明朝賦稅改革後出現的特定名稱的白銀。

一般的說法認為,這玩意一開始是為了解決從南京遷往北京的文武官員俸祿支米在途中損耗的問題,于是有官員建議在江西、南京、浙江等地折米為絹布、白銀等物,送到京城充當俸祿,這便是「金花銀」之由來。

當時白銀還不是明朝的法定貨幣,所以日常俸祿是支米折俸。後來改折漕糧,便用「金花銀」作為俸祿發給在京武臣,其他多余的就全部納入內承運庫,成為了皇帝重要的收入來源。

但是這里有個問題,憑什麼要讓「江西、南京、浙江等地折米為絹布、白銀等物」?以大明文官的「氣概」,你皇帝平白無故拿了一筆農賦作為金花銀,那是他們能答應的嗎?當然不能啊。

事實上,這筆錢從法理上來說還真就歸皇帝個人所有,因為這里所謂的「西、南京、浙江等地折米」並非出自一般的百姓田地,而是皇莊皇田。

現在知道為什麼遷都北京之後的大明歷代皇帝也在京師周邊搞了越來越多的皇莊吧?沒錯,就是因為皇莊的「折米」可以變成金花銀充入內帑,作為皇帝的私有財產。

不過這里又有問題,高務實當年說動了朱翊鈞,讓他把京師甚至整個北直隸一帶的皇莊皇田通過分期付款的贖買方式逐漸放歸民間了。這樣一來,皇帝的內帑收入就減少了,現在的內帑金花銀幾乎全靠南直隸及其附近的老皇田——這些田沒有變化。

沒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條︰其一,南直隸一帶不是實學派的主場,高務實暫時還沒什麼興趣硬來,以免皇莊讓出去之後沒有回歸百姓,反而全被南京勛貴和江浙財閥給佔了;

其二,這里的皇莊大多是朱元璋那會兒就搞出來的,是皇帝真真正正的「祖產」,高務實一時半會兒也不想在各種層面到處「違背祖制」。

當然了,朱翊鈞也並非完全就靠這筆「祖產」過日子,高務實也在商業層面給皇帝創收了。例如遼南鹽場,這個鹽場自從高務實在金復海蓋兵備任上進行改制之後,皇帝就以鹽場土地入了股,從此之後便躺在鹽場上分紅,經營則全交給高務實。

這筆分紅一開始還不多,但這些年已經滾雪球似的越來越龐大了,五年前的時候皇帝就能從遼南鹽場一年分紅八十多萬兩銀子,今年預計可能破百萬兩。、

看起來是不是很嚇人?不,其實這個數目很正常,因為要知道掌握七八成長蘆鹽場產出的蒲州張家一年收入可是三百余萬兩呢。

當然了,這里頭有「專賣區」的問題,也就是說遼南鹽場改制之前,全國各大區域都是有「專營」的,各有各的專營區。

遼南鹽場之所以沒有被朝野抵制,主要一點妥協就是答應了不去別家的專賣區售賣,因此遼南鹽場一直是靠開闢新貿易區賺錢的——除了早就有的遼東之外,如今所有的女真各部、東蒙古地區、朝鮮以及日本等地都是遼南鹽場的售賣地。

其實朝鮮、日本很早就能自己煮海制鹽,可是這技術水平哪里比得上京華的鹵水曬鹽成本低、產量高?當然很快就被打得丟盔棄甲,被遼南鹽場霸佔主要市場份額了。

順帶提一句,在這之後朝鮮和日本都提高了「明鹽」的關稅,而這也是高務實非要降服他們不可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高務實控制朝鮮朝廷而朱翊鈞恍如未聞的理由之一。

你朝鮮居然敢侵害朕的內帑收益?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怕是不知道朕的染坊開得有多大!

當然,除了遼南鹽場,高務實還在另外一些「合作項目」上也給皇帝奉上了一些分紅,比起原先的北直隸皇莊來說,這筆生意皇帝肯定是劃算的。

然而,朱翊鈞還是會缺錢,因為前幾年伐元勝利之後,高務實履行了他此前的一項承諾,由他名下的京華基建出資幫皇帝重修了三大殿。

然而高務實是只負責修房子的,裝修這一塊他不管——眾所周知,如果不算土地價格,單單建築成本其實並不高,真正「高檔」的裝修那才是無底洞。

現在三大殿修好了,裝修當然必須得搞,而作為中興大明的聖君,他萬歷天子哪怕為了紀念伐元成功也得把三大殿好好裝修一下,必須得有天下至尊的氣派才行。況且,既然裝修了三大殿,那麼後宮——包括慈慶宮、慈寧宮,是不是也得搞一搞?

沒錢怎麼搞?所以必須要搞錢——搞錢最快的,似乎看起來就是海貿啊……當年下西洋的船隊就是皇帝自己搞的,現在天家也自己搞個船隊這不過分吧?——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阿勒泰的老西」、「書友20220303150356351」、「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