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白藤見召

賀知章道︰「太白兄有所不知,吳筠已致仕了。」

正節先生便是道士吳筠,當今聖人聞其名,召為待詔翰林。然而聖人向他問道時,吳筠竟答︰「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吳筠多次當面頂撞,又請旨要歸隱茅山,聖人為吳筠修道觀之事明是嘉賞,暗中怕也有軟禁之意。

李白吃驚道︰「這卻不曾听說,他既已歸隱,怎地不來看我?」

賀知章道︰「吳正節未能乞身而退,聖人命人在京城岳觀為他別立道觀修行,卻不準他離京。」

當今聖上李隆基自先天元年登基以來,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天下承平三十年,聖人也不免政務懈怠,又兼崇信神仙事,醉心丹鼎,時間久了變得疑神疑鬼、天威難測的很。吳筠多次當面頂撞,又請旨要歸隱茅山,恐被聖人見疑為不願助他修道成仙,為吳筠修道觀之事明是嘉賞,暗中怕也有軟禁之意。

賀知章續道︰「不過正節先生雖未離京,卻也做了正經道士,心若清明,不管身在何處,均可修真的。」

李白擊節贊道︰「季真大哥說的是。」

說話間童兒已捧著酒葫蘆和酒盞回到石室中,酒就是紀家老店沽的,賀知章好酒,舉盞嗅來便覺香郁,入口更覺醇厚中不失凜冽,雖不能和郢州富水、劍南燒春之類的名酒相提並論,但也堪稱佳釀。

賀知章向童兒招手道︰「小哥兒你叫丹砂?不知道起了訓名沒有啊?」

童兒窘迫道︰「我本也不叫丹砂,我乃棄兒,不知父母為誰,何方人士,幸蒙筠伯伯見憐,攜我一路至南陵,他只喚我‘童兒’,及隨了太白先生,先生便叫我丹砂,說此乃厭勝之法,可以助他早日煉成金丹。」

賀知章哈哈大笑道︰「那就由老夫替你起個訓名,你既有此溯江而上的奇遇,便把你這‘溯’字拆開,作‘江朔’吧,表字‘溯之’。」

童兒覺得「江朔」比「丹砂」好听得多,當即跪在地上叩頭謝道︰「多謝賀監賜名。」

裴旻對童兒調笑道︰「你也不用謝他,這‘溯之’之名麼,只怕要一輩子驛星大動,走南闖北不得安生,這不,馬上就要溯游而上咯。」

李白忽然從這句話中捕捉到一絲異樣,立刻想到兩人一位是秘書監、一位是左金吾衛大將軍,在朝廷中均非閑散職務,此番怕不是私訪好友而已,便試探道︰「二位此來莫非還有公務?」

賀知章哈哈大笑,拿眼示意裴旻,裴旻從腰間蹀躞帶上解下一枚竹筒遞與李白,李白趕緊雙手捧過。此筒乃紫竹所制,刷了防塵避水的大漆,表面光可鑒人。細看圓筒正中被一條細縫分為上下兩段,接縫處上了蠟封,打了官鈐。

此刻李白握筒的雙手竟然微微有些顫抖,他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雙手用力一扭,蠟封應手而破,圓筒分成兩截,露出一卷文書,紙卷觸手堅滑,色澤瑩潤如白玉,是白藤紙……

唐代越中奉化剡溪水畔出產一種獨特的古藤,稱為剡溪藤,越人以此藤制紙,稱為藤紙,這藤紙名擅天下,其中更有瑩潤如玉者稱為「白藤紙」,乃是朝廷徵招、宣索制書的專用紙張。李白握著這卷等了十七年的紙箋竟然微微有些顫抖,他徐徐展開紙卷,但見上書︰

門下︰

聞劍南道巴西郡昌明青蓮鄉李白,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出蜀以來,才名頗具,翰林吳筠薦之,野之逸才也,上著征闢為翰林院待詔。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賀知章自請宣之于南陵,左金吾衛大將軍裴旻為副使。奉敕依奏。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

中書令、右相兼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晉國公臣李林甫宣

中書侍郎、紫微侍郎、趙國公臣王琚奉

中書舍人、集賢院直學士臣徐嶠行

奉被制書如右,符到奉行。」

以上文書均為正楷謄寫,三位中書分別用了印,最左側用朱筆批注了兩行小字︰

天寶元年九月廿日

制可

李白閱後手持制書良久不語,裴旻走過來拱手道︰「恭喜太白兄,終是入得朝堂了,吳筠請辭翰林時向聖人舉薦了你,恰玉真公主和賀監在側,趁機獻上你《大獵賦》與《烏棲曲》,聖人看了拍案叫絕,方才有了這次征闢,我二人自請跑這一趟,我自不肖說,賀監此等年歲……」

賀知章擺手道︰「老夫執意要來,非如此不足以向太白謝罪,賢弟上次進京老夫就想著要把你薦給聖上,然而但凡薦官都繞不開右相,咱們這位李宰相是出了名的‘口有蜜,月復有劍’,尤其嫉賢妒能,輾轉經年不得其便,沒想到吳筠卻以隱退為契機將老弟的才名直達聖听。」

李白連連擺手道︰「季真大哥何罪之有,兄與玉真公主對我有知遇之大恩,白沒齒難忘,遙想當年初入長安,不得上謁天顏,終日在終南山別館枯坐惆悵,幸得與季真飲酒談詩,當日種種尤在眼前……」

裴旻見他傷懷,忙打岔道︰「不要再翻這陳年舊賬了,現下先想想何時啟程上京吧。」

李白道︰「自然是越快越好,兩位如不嫌旅途勞頓,今天便可啟程。」

童兒說︰「那如何使得?還要安排家眷,收拾細軟呢。」

賀知章笑道︰「天子見召,自當星夜兼程趕往,家眷麼……我看以太白兄大才,不會在翰林位置上虛位太久,待得聖上任命得了實封,看是留京或是外放,再接家眷不遲,現如今麼,還是輕車簡從的好。」

商量已定,李白便返回茅屋對劉氏說了,劉氏听說李白做了官自然欣喜,也只管催促李白趕緊啟程,勿以家中為念,早日爭個實缺外派,一家人再團圓。

李白灑月兌本無甚細軟,童兒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把行李收拾妥當了,一行人便即出發。出門秋風一吹,李白便覺酒勁上頭,忽地詩興大發,放聲歌道︰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尉,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一行四人自南陵出發,經宣城、池州、宿松、夏口、雲夢,行得十幾日便到了安陸,安陸乃是水陸通衢,西去長安有兩條路可選。

一是走旱路︰沿驛道直線北上經申州、許州至東都雒陽,再轉向西行經潼關入京畿。走旱路的好處是道路闊直,四季通行無阻,但行程一千七百余里,路途遙遠。

第二條路則是水路,即山南漕運的路線——乘漕運官船朔漢水而上直至襄陽郡,再沿丹水而上到達商州洛源碼頭,上岸過武關走藍田,陸路入長安,不僅總里程縮短到一千二百里,其中更有八百里水路,較之騎行那是舒服了不少,賀裴二人來時便是走的這條水路。

山南漕運主要是在將山南、江西各道的錢糧運入京畿,此時已近深秋漕運空閑,因此賀裴二人很方便地從都水監鄂州度支使衙門征得一艘漕船北返。

這是一艘漕運官船,方艄平底,吃水淺載重卻大,因其平底不怕坐沙,在淺水也不易擱淺,更配備了三桅風帆,擅「調戧使風」,可以逆風逆水行舟。

船上兵卒、水手共有三十余人,除了鄂州度支衙門一名水軍校尉所率本部水兵,還有十名裴旻所率左金吾衛的精兵,由于在船上,軍卒均著皮甲,腰里掛著橫刀,背著擘張弩,唐弩射程遠、精度高、勁力強,如遇著尋常水賊就是五十、一百個怕也上不得船。

眾人所乘漕運官船甚是寬大,船艏安裝了梗水木,兩側船舷設有披水板,航行更為平穩,此刻風徐浪緩,大船直如在水面上滑行似的。轉眼天色已浮大白,江風自東向西吹拂,吹散了船前的江霧,船艏如劍刃劃破蒙在江上的一幅灰色巨幕。

霧氣散去,兩岸景色便慢慢明晰起來,江朔從未坐船出游,靠在船頭東張西望,只覺一切都很新鮮。李白則靠著船舷望著江水發愣,不知是在構思新詩還是在想心事。賀知章歲數大了更兼昨夜宿醉未醒,入艙休息去了,裴旻也靠在船桅下假寐。水手均是度支使衙署常走此路的熟手,由一名水軍校尉居中指揮,這校尉本是淮南道明州人,姓陳名先登,家里是世代的水軍軍戶,在山南漕運這條線上當差已有十數年了,于漢水上舟楫之事甚熟,當下指揮掌帆、操舵各司其職,忙而不亂。

這般行到午未之交,秋日午後的太陽曬得人暖洋洋的,江朔也覺慵懶,靠著舷柵打起盹來,正在似睡非睡之際,忽听得陳先登過來對裴旻道︰「大將軍,標下看這江面上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