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參加節目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篩選只會把那些劣跡藝人排除,其他藝人都會正常放進名單。
但是這些藝人品德什麼的,那基本上就別想著都會很高尚。
說實話,很多人對他們的要求很多,別違法犯罪就行。
可惜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就能明白這個圈子的糜爛。
現在沒幾個藝人有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都想著走捷徑,玩手段。
這也是沈淵不想跟這些人接觸的原因。
看著人五人六,背地里一肚子男dao女chang。
說實話,沈淵只想著等以後自己有機會進廣dian,必須要好好整治整治。
沈淵還真不是沒有機會。
如果他升值之後,有了編制,未來想要往這個方向走,還是很簡單的。
被周默宇打擾完,沈淵也沒有興致看節目了。
索性開始翻看著微博。
別的不說,這里瓜是真的多。
反正只要不發表意見,當個樂子人還是挺不錯的。
當沈淵打開微博。
不出意外的看到了關于《百元的幸福》的熱搜。
#撒明燈慘敗#
「哈哈哈!撒明燈輸了,毫不意外。」
「有一說一,撒明燈輸了,我不僅不煩,還特別開心。」
「只有撒明燈受傷的世界完成了。」
「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嘴硬的撒明燈太好玩了,我讓給她的,牛。」
「話說,下一期的嘉賓是誰啊?我很好奇啊。」
……
除了這條熱搜,還有兩條熱搜在它的下面。
#獲勝的獎勵#
#最慘節目組#
這兩條熱搜說的都是一件事。
《百元的幸福》節目組每期經費只有一萬元。
某檔不點名《快跑》節目,每期經費幾千萬,結果播出來就是個粉絲向垃圾。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百元的幸福》只用了幾千分之一的經費都比他們的節目好。
所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紛紛在總台官博留言,讓台里多給一些經費給這個節目吧。
這孩子成績這麼好,不得照顧一下?
好在趙樂樂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把從第四期開始經費增加發布到了官博上。
同時前面三期的獎勵也會增加,相關內容統一會在第三期節目當中播出。
嗯,至于獎勵嘛,同樣還是原來的一樣,經費的一半。
這樣的消息讓原本漸起的輿論消失。
畢竟只要這檔好節目不會因為經費不足而停播,那他們就放心了。
不過大家開始討論起其他節目的內容和經費方面。
為什麼那麼多節目,經費幾百萬、幾千萬,節目都能做出一坨屎呢?
而《百元的幸福》只有一萬經費卻做得這麼成功呢?
大家說來說去,又說到了沈淵這邊。
有一說一,這檔節目純粹就是靠內容。
那沈淵作為節目創作者就是不可避免會被談到的人物。
頓時,沈淵的微博又開始漲粉。
讓沈淵有些哭笑不得,怎麼節目一播出,嘉賓漲粉的速度還沒有自己高呢?
這不合理,也只能歸根結底到大家對于好節目的渴望。
因為這些可愛的觀眾已經對那些垃圾導演不抱希望了。
反倒是沈淵這種靠內容的節目導演更讓他們喜歡。
三條熱搜登上了榜單。
讓人眼熱得不行。
尤其是那三家電視台,心里那叫一個不爽。
你知道嗎?這個時段是我們的,我們的。
你個小垃圾憑什麼霸佔這個時段熱搜?這麼窮比的節目也能這麼火?
我們幾千萬一期,那麼多明星,還比不過你們兩個主持人?
現在觀眾的審美真是不咋地。
不過他們注定是沒辦法阻止觀眾們的選擇。
大家也不是傻子,節目質量一看就能看出來。
他們覺得觀眾不咋地,說到底是因為觀眾對他們節目感到厭惡。
人都是有立場的。
你要是吹噓他的節目好,那他立馬就會說華夏的觀眾是全世界最好的觀眾。
某位導演不就這樣做過嘛。
電影撲街,就開始罵觀眾,怎麼就不想想自己那堆垃圾怎麼好意思上映的。
某刀具總經理不也一樣。
叫囂著教育消費者,老祖宗都丟掉的人,怎麼好意思說這些話。
知道賺不到錢了,就開始跪了。
可惜漏洞百出的解釋,誰會信呢。
大家只想看著你快點死。
不過沈淵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些。
注意力放在了一條微博上。
這條微博說的是,他正在路上走,結果被熊孩子撞到了,熊孩子的媽媽反而倒打一耙。
說博主不長眼楮,撞到自己的孩子。
好在發生的地方有攝像頭,還原了真相。
結果熊孩子的媽媽拒不道歉,還說只是孩子。
把博主氣得要死,又沒什麼辦法。
不過還好事情得以解決。
否則,以這家人的樣子,估計會出現一大堆的事情。
很多人在下面紛紛評論。
「現在的熊孩子實在是太多了。」
「要是遇上,絕對一個大比兜過去。」
「熊孩子的家長也不是什麼好玩意,明明是自己孩子的問題,還胡攪蠻纏。」
……
沈淵覺得他們說的挺有道理的。
不過這些熊孩子已經存在,其實更應該關心熊孩子為什麼會出現。
其實問題都是出現在家長的身上。
家長的放縱和管教不嚴,讓熊孩子一步步得寸進尺。
孩子是最擅長試探底線的。
他們做事永遠都會先試探你的底線,此後不管做什麼,都會以這條底線為準。
就好像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永遠不會問原因,第一時間就是抱起來哄。
孩子們察覺到之後,未來想要家長哄,就會哭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做任何事情,都會試探你的底線,然後不斷的重復。
還有一些家長,為了省麻煩,讓孩子天天抱著手機。
總之,完全沒有做到家長的責任,還天天責怪老師。
想到這里,沈淵突然想到要做一檔什麼節目了。
沈淵曾經看過一檔節目,一檔火了三十年的節目。
《初遣》
這檔節目是腳盆雞那邊的。
拍攝的主要內容就是孩子們離開家長之後,嘗試獨立去做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出門、第一次購物等等這些事情的過程。
參加節目的大多都是2到6歲的孩子,在他們人生首次的小小大冒險里,有著被爸爸媽媽信賴的喜悅,有面對挑戰的害怕和退縮,更有完成任務後,無數的自豪和家人之間的感動。
很多爸爸媽媽擔心孩子年紀小,獨立能力差,完不成這些事情,但是拍攝的內容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相信即是力量,而守望是愛。
這檔節目的出現,相信能夠讓那些溺愛孩子的家長擁有另外一種思考。
回想著這檔節目,沈淵發現,真的非常適合在總台制作播出。
同時也希望,這檔節目能夠變成所有父母的第一堂課。
讓他們學會怎麼去對待和教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