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平衡和派系

作者︰雨天下雨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等到正月十五的大朝會結束以後,羅志學才算得上是真正進入了工作狀態,整個工作節奏恢復到了平常時候。

基本上每天就是先開個御前的值班會議,主要是听取臣子的一些重大的簡要報告,然後羅志學根據事情的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指示。

出席的臣子也不會是所有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往往只有當值以及交班的參務大臣和協辦大臣。

這個時間,也是值班大臣們進行交接的日子。

昨天晚上值班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們,在開完早會後就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

新值班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則是接過工作並開始一天的值班工作,大概會維持到晚上八點左右,和晚班的值班大臣們進行交接後下班回家休息。

因此每天的御前參務早會,參加的人員並不會很多,值班大臣一般是兩個或三個,協辦大臣是四個或六個。

總人數大概在六個到九個之間。

開完早會,羅志學會開始處理各種報告奏折,這些正式的報告主要是各部遞交,經過了分管的參務大臣或協辦大臣之手後,再遞交給羅志學這里來的。

都是一些涉及到帝國內外重大事務的報告,比如法律條文的更改,重大工程項目,對外軍務,重大行政調整,部分中高級官員的任免以及其他重要事務。

這些報告,通常由各部門負責具起草並負責具體事務,各部尚書或實際署理該部的左侍郎給出審批意見,並認可後,這種報告會一式三份,一份送往分管該事務的參務大臣或協辦大臣之手進行審批。

第二份送往翰林院各科。

第三份直接送往檔案室留檔。

參務或協辦大臣接到報告書後進行審批,分管大臣會給出詳細的審批意見,然後這份報告書才會送到羅志學這邊來……其中的分管大臣的審批意見是密封的。

不過送到羅志學這邊來的報告文書也會非常多,同時很多報告書那都是厚厚一大堆,動不動就是幾十頁甚至幾百頁的報告書。

羅志學也不可能真正的把每一份報告書從頭到尾都看完,同時也不可能什麼都不看,直接就按照分管大臣的審批意見去批準或否決某項事務,因此都是只看簡報提要。

這些簡報提要怎麼來?那就是翰林院的主要工作了。

翰林院下設各科,每一個科室都是專門對應某一部。

行政系統里目前有大小三十一個正二品級別的部(包含大督察院、大審判員)或從二品級別的總局、總署等一級機構。

軍事系統有十二個部門,分別是陸軍的四部兩總監、海軍四部一司令部、近衛軍司令部。

文武兩大系統,一共就有接近四十多個一級機構。

而這四十多個一級機構里,每一個在翰林院里都會有一個科室進行對應。

相對應的各科室對會各部門遞交的第二份報告進行審閱,並提煉報告書中的要點形成簡報。

然後報告書和簡報一起送到翰林院秘書處,由各位一等或二等秘書,攜帶三等秘書進行審閱。

審閱後認為簡報沒有什麼問題,會把簡報進行密封。

最終各部門的報告書本身、分管大臣的審批意見、翰林院的簡報一起送到御前,讓羅志學進行最後的批閱。

羅志學一般只看翰林院的簡報和分管大臣的審批意見,如果兩方面都沒啥問題的話,直接也就按照分管大臣的審批建議,進行批準或否決。

只有當秘書處的簡報和分管大臣的審批意見存在矛盾,又或者是事情比較重要,羅志學才會親自去翻閱那些動不動幾十頁甚至幾百頁的報告。

處

理各部門呈送的報告書,這是羅志學日常工作里的一部分,但並不是花費最多時間的。

實際上羅志學用來審批傳統意義上的奏折,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不過需要羅志學親自批閱的這些奏折和傳統意義上的奏折不太一樣,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準許上折。

京官需要從四品實職副處長以上,而地方文官的話,則是從五品以上者才有資格上密折。

並且這種密折,不允許用來說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官員們用來密折請安這種事,早些年出現過,但是被羅志學狠狠責罰過後,明確規定不允許用密折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後,基本就沒有出現過了。

同時還要求言之有物,不允許瞎扯淡,如果你要用密折進行彈劾的話,那麼就要求官員對彈劾本身負責。

密折制度,是為了給官員,主要是地方官員們一個直達天听的渠道,更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

特殊情況下,羅志學根本不需要通過參務院甚至各部對各省下發命令,而是可以直接通過密旨的方式對地方官員下令。

參務分管制度、翰林院簡報制度、稅務獨立、地方密折制度、文武徹底分離、陸海矛盾巨大,近衛軍自成一軍等等。

這諸多的種種制度,其實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羅志學為了加強皇權而不斷做出的努力以及嘗試。

經過這一系列制度,大楚帝國的皇權是高度集中的,任何一個傳統的封建王朝都無法玉指相提並論,前明的皇權對比大楚帝國的皇權,連提鞋都不配。

只要羅志學願意,他可以繞過參務院,直接通過翰林院接管整個京畿各機構。

只要羅志學願意,他都可以繞過整個京畿官僚系統,直接對地方官員下達旨意。

而羅志學能夠做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他本身有多麼大的才華或能力,純粹是因為他是開國皇帝,本身就具有空前的威望以及威懾。

此外還因為他是開國皇帝,大楚帝國的所有政治構架都是他參考後世的諸多制度所設計的,中間不存在任何的干擾。

就好比在一張白紙上作畫一樣,羅志學愛怎麼畫就怎麼畫,沒有舊利益群體出來干擾反對。

當既得利益群體形成的時候,大楚帝國的政治構架已經很成熟了。

這些利益群體,其實已經變成了這一套政治體系的維護者。

比如京官們,其實對地方密折制度就很不爽,因為這樣的話,地方官員就會繞過各部甚至參務大臣們,直接向皇帝報告。

但是京官們不爽,但是地方官員們卻是舉手歡迎,並且極力維持啊,因為有了地方密折制度,他們的意見才能夠直達天听,不用擔心被各部乃至分管大臣們所阻攔啊。

稅務獨立制度……誰要是敢提把稅務事務重新納入各部,搞一個傳統的戶部之類的機構出來,稅部的那些官員們第二天就會徹查該官員的稅務問題。

這天底下,還真沒多少官員敢說自己沒有稅務問題,哪怕自己沒有,但是家屬呢?

翰林院簡報制度,其他官員要是敢提出來取消,你真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是吃干飯的啊,人家可是參務大臣……此外在大楚帝國官場里,翰林院內的諸多官員們,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而名聲在外的秘書系,那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除了秘書系外,翰林院里還足足有四十多個科呢,通常能入選翰林院的一般也是以年輕或中年等前途比較遠大的官員為主。

這些人來來去去,總人數挺多的,後來身居高位的也不少,由此形成一個個小派系。

最後的參務制度就更不用說了,誰要是敢對參務制度有意見,那

就是和帝國內權勢最顯赫的九名參務大臣以及二十多名協辦大臣們作對。

諸多種種,都意味著現行的政治構架里,已經存在著大量的既得利益群體。

而這些人,會自發的維護這一套政治制度的運行。

哪怕這套政治制度是自古以來皇權最為集中的制度。

但是他們依舊會堅定的維持下去,因為這里頭有著他們自己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諸多朝代想要進行改革都困難重重,會引來大量反彈的緣故。

這和改革方案好不好沒啥關系,而是因為但凡改革,那麼就會傷害到一部分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那麼這部分人就會反對。

目前的大楚帝國其實也差不多,依靠羅志學的威望以及威懾力,倒是可以進行一些修修補補的改革調整,而是想要搞大動作,甚至巔峰現有政治格局的動作也是非常的困難。

等到羅志學死了以後,未來的大楚帝國如果想要進行改革,對核心構架進行變動的話,那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性。

哪怕是皇帝支持都不行!

帝國,畢竟不是一個皇帝的帝國,還有眾多臣子等利益相關群體呢。

當然,現在大楚帝國的政治構架運行的還是相當穩定的,至少羅志學對此就很滿意,既能讓自己掌控實權,又不用太過忙碌,免的把自己活生生給累死。

這每天開完御前早會後,審批報告和密折,接下來就是接見一些臣子,或者開一些小會議。

幾天上一天的工作時間也就差不多了,等到傍晚時分,羅志學就下班回後宮去了。

不過他現在並不是住在內廷後三公里的皇帝專屬宮殿,也就是乾清宮里,而是住在乾清宮東邊的東苑。

因為大楚帝國的皇宮眾多大殿,都是嚴格按照傳統建築樣式建造起來的大殿,這種大殿看起來威武,但實際上真要住的話羅志學其實不太喜歡。

畢竟他是個現代人,有著現代的審美風格!

因此皇宮的主體建築陸續在承順十多年建成後,羅志學去看了看,最後決定在皇宮的東部區域修建一片新的宮殿作為自己日常生活居住所用。

這就是東苑的來源了。

東苑的設計傳統園林建築風格為主,融入了一部分羅志學所提出的現代建築風格,其中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非常注重采光以及一些細節,內部裝飾看起來更加的柔和,而不是傳統宮殿的莊重和厚實。

建築材料上,則是以大量采用大理石、玻璃、鋼筋水泥為主。

自從承順二十二年東苑建成後,羅志學日常時期都是在東苑生活居住。

至于乾清宮嘛,基本上都是空置,只有在一些特殊時間或禮儀場合里才會過去那邊。

不僅僅羅志學住在東苑這種新式的園林宮殿,實際上不少嬪妃們也是住在一些新式宮殿里。

羅志學修建東苑的時候,也在東苑的後方也修建了眾多的新式宮殿。

因此目前的大楚帝國皇宮,實際上是傳統和現代相互結合的。

它既有嚴格按照傳統建築的規制,建造起來的前後六大殿,並組成了大楚帝國皇宮的核心!

但圍繞著六大殿的不少建築,其實都是一些不同風格的建築,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式建築,如王皇後平日里生活居住的「安園」,就是一座很傳統的江南園林!

然後徐貴妃平日住的安平宮,這玩意其實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而羅志學在東苑里,還有幾座羅志學親自提供設計風格,由建築師進行完善的近現代風格的建築風格的建築,甚至還有一座純現代化風格的別墅呢,這座別墅大量采用大面積

的玻璃……

在羅志學的干預下,其實大楚帝國的皇宮里,其建築風格是多樣化的,基本啥樣的都能看見。

同時佔地面積也非常大,後宮的範圍從前殿一路往北延伸道玄武湖以及北邊的幾個連接的小湖泊。

不過雖然佔地面積很大,但是建築的密度卻是不高,很多地方其實都是大片的草地。

這一方面是羅志學喜歡視野開闊的緣故,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防御!

尤其是皇宮的外圍區域,護城河外頭就是大面積的草地,草地外再有簡單的宮牆圍起來。

外來者想要闖入皇宮,你得先翻過外圍的單薄宮牆,然後穿越空無一物,縱深達到數百米不等的草地……這片草地看似平整,但實際上中間有著多道的壕溝和構築成小山坡模樣,但實際上是火力點的堡壘……並且還有地道相互連接。

穿越這片名為草地,實際上是壕溝防線,你才能來到護城河!

護城河的後頭,則是真正的宮牆,這道宮牆厚實無比,宮牆頂部可以跑馬甚至部署重炮的,同時皇宮頂部也不是空蕩蕩的,而是有著類似戰壕一樣的壕溝防御體系。

而宮牆也不是純粹的直角線,而是有著眾多的突出部碉堡……上面部署的火炮以及步槍火力,可以在前方形成交叉火力……

大楚帝國的皇宮,其實就是一座大規模的軍事堡壘。

同時皇宮內也有倉庫儲備了大量的糧食以及彈藥,各堡壘火力點內常年部署有火炮並定期保養維護。

日常時期里,由近衛軍禁衛團負責駐防,外圍會有一個近衛師隨時可增援。

一旦遇上敵軍或叛軍進攻,該近衛師就能緊急增援,讓守衛皇宮的兵力短時間內增加到兩萬余人。

只不過設計的如此厚實的皇宮堡壘,估計是沒啥實際用處了,至少幾十年內沒啥用。

畢竟現在還是羅志學的時代,帝國上下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內部並沒有太大的叛亂風險。

野心家倒是有很多,但是也得有人肯跟著野心家造反才行啊!

國內民眾們安居樂業,民間反叛可能性講降到了最低。

朝堂上各政治構架相對平衡,派系眾多,哪怕是參務大臣想要起兵造反,也不可能獲得多少人的支持。

大概率還沒起兵呢,就被其他參務大臣給收拾了。

你說某一個參務大臣一家獨大,把其他參務大臣變成了屬下?

參務大臣彼此間可都是矛盾重重的了……這和個人想法都沒關系,而是每一個參務大臣,背後都代表了一整個體系的利益。

而眾多體系之間,往往是有矛盾的,很難進行利益上的調和。

此外最重要的是,參務大臣只有差遣,這個差遣還是口頭上的……任命參務大臣的時候,羅志學從來不用正式的聖旨,而是下發中旨……甚至有時候連中旨文書都沒有,只有一道口諭。

參務大臣也沒有品級,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御書房,那是羅志學的辦公室,不是參務大臣的)……

這意味著參務大臣的去留,全憑皇帝一句話,不需要經過任何正式的程序。

皇帝看他不爽,直接把他踢走就行了,為什麼要容忍他繼續做大?

如果這樣你還能被臣子架空……

那還能說啥……只能說這皇帝活該!

也正是因為有著一整套完善的政治構架,羅志學才能夠放心在東苑里三天兩頭看戲听曲,有興趣了就指導指導皇家樂舞團的工作。

還能時不時跑到周邊的地方去視察,看看地方上的實際發展情況。

隨著承順二十九的到來,羅志學前

往各省進行視察的計劃,也陸續有序展開了。

這一次視察,不是和往常那樣只是去附近的幾個城市,最遠也不過上海,而是準備沿著鐵路網一路往北,不僅僅會先後視察長江以北的幾個省份,還會一路往北前往河北甚至遼東。

羅志學準備來一次北巡,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帝國北方各省的實際情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