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海上突襲

作者︰牛筆老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除了增兵北地之外,某新皇還在回信中叮囑楊展,可將兵力側重于固守徽國,福國畢竟距離東虜勢力範圍較遠……

某新皇可是沒說補救福王朱常洵和他的福國,但意思嘛,楊展應該能明白和理解,畢竟眼下不能舍近保遠嘛!

皇太雞進攻大明北地藩國倒是讓某新皇頗為意外,跑上千公里路去打區區幾萬人的藩國,這投入產出比不是一般的低。

就算把北地岸上的五個藩國都打下來,那也就能獲得五十多萬人口而已,並不比直接叩關所搶到的人口更多。

更何況北地藩國普遍缺乏牲畜,幾乎都是在用人力來耕作,到那邊只能搶人,完全搶不著多少牲畜。

或許皇太雞在損失近九萬人馬之後,也不得不選擇這種經濟實惠型的戰術了。

打藩國可是比進攻大明本土要容易多了,至少在賬面上分析是這樣的。

某新皇也不可能讓皇太雞的辮子軍盡快攻下徽國,那比鄰而居的福國勢必也會很快完蛋。

北地藩國的兵馬只能收拾一下當地土著,面對辮子軍,真是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位置更靠北的潞國與周國或許還能多撐一會兒,但南邊的這兩個藩國,沒本土的馳援,不出倆月保準被滅掉。

現在某新皇所面臨的問題是,已經知道皇太雞發兵大明的北地藩國,但出兵規模如何,想要達到何種目的尚不得而知。

這種戰略決策又不會刊載在辮子的報紙上,哪怕在戰斗中俘獲辮子披甲兵都無從獲悉,某新皇與武臣武將們只能靠猜……

某新皇的底線是哪怕福國被滅,也要保住徽國,不能兩個靠南的藩國都被辮子給滅掉,那潞國的下場也不會比這倆好多少。

再次發兵已經不可避免,好在已經打敗了西班牙艦隊,可以全力應付北地的戰事,抽調大量商船運輸士兵與給養完全不成問題。

鄭芝莞的艦隊一次可以運輸五萬步兵以及相應的裝備和物資,若是追加部分商船的話,還能運輸上千匹戰馬。

考慮到固守徽國並不需要太多的騎兵,打陣地戰的話,坦克掩護步兵會比騎兵的作用更大。

某新皇便將白廣恩、馬科、唐通、羅岱、楊國柱、李輔明、劉國能、李萬慶等部人馬一並送至徽國,由他們的老上司洪承疇負責指揮。

至于是否馳援福國,由洪承疇視具體情況來自行決定。

為了日後的大戰,某新皇還想休養生息。

但皇太雞並不打算讓某新皇如願以償,你要戰,那便戰唄!

崇禎二十二年,即昊菁六年,西歷一六四九年夏初,明軍艦隊開始大規模馳援徽國。

這八部的絕大部分騎兵都被留在本土,登船的主要是步兵、炮兵與坦克兵。

坦克被拆解之後,便可裝船,第一批次便將運輸五百輛之多。

對于奔赴海外藩國作戰,參戰將士們都充滿了好奇心。

一輩子都沒見過大海,沒坐過大船之人數不勝數。

此番出征,待遇就不能跟長期駐防北地的楊展所部相提並論了,依舊與本土時一樣。

不過有一點可以例外,那就是伙食上可以絕對保證,只要情況允許,便可讓各部將士頓頓吃肉。

即使是最南端的徽國,氣溫也要比本土低很多,只有讓士兵們持續攝入高熱量的食物才能保證體力與士氣。

只要順道過去負責捕魚的船隊卡住黑水的出海口,再從沿線的海域大規模撒網,供養六七萬大軍的海鮮不會太過困難。

辮子在內陸,可以靠山吃山。

明軍在海邊,那就能夠靠海吃海。

看看到底誰先靠不住……

在入秋之前,艦隊便抵達了徽國的都城。

看到規模龐大的艦隊之時,徽王朱翊鋮激動到連眼淚都流出來了。

跑到岸邊親自接待洪承疇,讓這位頭一次出遠門的都帥受寵若驚。

盡管還未正式入秋,但北地這邊已經冷風撲面了,氣候的確與本土截然不同。

好在所部將士均已攜帶了冬裝,加上周遭樹木可以隨意砍伐,斷然不會被嚴寒所困。

在東虜兵馬不多的情況下,洪承疇認為若要讓大軍固守徽國,必須擴建徽國都城,便大規模建造木屋。

冬季來臨之前,必須讓所部士卒住進木屋,否則定會被低溫所害,使得王師遠征軍喪失大半戰力。

此地一下子多出六萬大軍,並附有五百輛坦克與上千門各型火炮,東虜鐵騎縱使再勇猛,也不會貿然發動進攻。

洪承疇在听過楊展的報告之後,便想起了某新皇的叮囑。

在北地作戰,最大的敵人並非東虜,而是嚴寒!

東虜長期在關外生活,並不畏懼低溫。

是役或許會征兆大量本就在北地附近生活的女真部落士兵參戰,這便是東虜的優勢。

若要化解敵軍的這種優勢,便要穩扎穩打,采用「以我為主」的戰術。

故而援軍下船之後,首要任務並非打仗,而是自己動手,興建木屋。

在天寒地凍之前,還要將圍牆與壕溝建好,這樣到了寒冬時節,方可以逸待勞。

鑒于王師僅需要固守這一個地方,防守壓力驟降,洪承疇便認為分兵固守福國也可做到。

便命令唐通與羅岱兩部人馬協助楊展所部,乘船前往福國。

同時也準備了後手,如若入冬之後,難以固守福國,則可乘船返回徽國。

對于大量援兵的到來,福王朱常洵倒是很高興。

但以供養本國兵馬已經極為吃力為由,不願意打賞援兵銀兩,連魚肉都是象征性地給一些而已。

這與徽王朱翊鋮的態度便大相徑庭了,好在楊展之前私下與唐通和羅岱提及過此事,故而並未引發矛盾。

朱常洵認為王師保衛藩國是其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藩王豈能供養乎?

否則,若來數萬援軍,沒等東虜進攻,便要活活吃垮自己了!

朱常洵如此決定也是出于自身的優勢,由于福國位于黑水北岸。

東虜進攻本國只能等黑水上凍結冰之後,而且時間只有三個月,否則將會在開春之後留在北岸,無法返回。

可以說,東虜進攻福國的可能性遠低于進攻徽國,這才使得朱常洵如此對待援軍將士。

徽王朱翊鋮那邊已經岌岌可危,大有朝不保夕之勢,這才將援軍像親爹一樣供著。

盡管如此,楊展還是命令各部挖掘壕溝,建造圍牆與木屋,準備長期堅守福國。

入秋之後,北地的氣溫迅速下降,好在憑借黑水出海口的優勢,海鮮產量一直不錯。

將士們每頓都有魚湯喝,加上御寒衣物準備充分,夜晚有帳篷與篝火,沒有絲毫降低體溫之狀。

黑水出海口附近每天都有不下三百艘漁船在捕魚,周遭都算上的話,規模超過五百艘之多。

鄭芝莞並不認為東虜會順流而下,但為了防患于未然,還是在出海口附近部署了八艘廣船和鳥船。

閑來無事的時候,這些戰艦上的水手們也自食其力,撈到百十來斤的大魚那就可以打牙祭了。

捕盜們則站在高處,時而津津樂道地看著手下們七手八腳地拉網撈魚,時而用千里鏡向附近眺望情況。

「那是啥???」

嗯?

從黑水方向似乎開來了一支船隊,貌似還打著明軍旗號,不禁讓捕盜們大為驚奇。

「轟……」

等雙方離近,對方突然發炮,搞得鄭軍上下不明所以,旋即恍然大悟,這是狗韃子的戰艦。

對方光是戰艦便有三十來艘之多,後面還有數十艘像是裝載士兵的運輸船,規模可是相當了得了。

為了掩護眾多漁船撤退,各艦一面打出求援的信號彈,一面開始迎戰東虜艦隊。

在岸上打仗,四千鄭軍都不一定是一千東虜披甲兵的對手。

但到了海上,鄭軍憑借豐富的海戰經驗,就能與四倍于己方的東虜艦隊周旋一番。

「弟兄們!附近就有咱的戰艦,只要頂住,援軍即到!打敗了狗韃子,回去找爵爺領賞啊!」

「好 !」

論起打海戰,鄭軍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能當狗韃子的祖師爺了!

自從自家的爵爺追隨昊菁皇帝北伐遼東開始,自家艦隊面對狗韃子的水師可是每戰必勝。

毫不夸張地說,從海里被撈上來的螃蟹的下場有多慘,狗韃子的下場就有多慘!

鄭軍風卷殘雲一般掃光了遼東半島兩岸的東虜艦隊,正愁無仗可打呢,狗韃子就送上門來了!

要不是出海口附近的鄭軍戰艦數量很少,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

皇太雞並不打算在討伐蠻明北地藩國時只適用騎兵,最好能將大量步兵也投送過去。

但要讓步兵走路過去,那可是太消耗時間了。

解決之道便是興建艦船,讓步兵乘船順流而下。

皇太雞便听從了範文程的建議,在松花江上游建造了大量的艦船。

一次便可以將三個甲喇的步兵投送過去,該地大清王師的戰斗力便會直線上升。

目的就在于出其不意,配合留在黑水北岸的大清鐵騎,一舉滅掉所謂的福國!

這支艦隊本來是打算從出海口入海,之後再一路北上,從海上登陸福國的。

沒想到在黑水的出海口就遭遇了蠻明的戰艦,既然偷襲變成的強攻,那就不得不打了。

見到己方數量佔據絕對優勢,清軍艦隊一邊與蠻明的艦隊糾纏,一邊掩護運兵船繼續從出海口北上。

原計劃不變,只要能讓三個甲喇的披甲兵登陸目的地,便可一舉摧毀福國,俘獲數萬蠻子百姓了。

待打掉了福國,再繼續北上,去攻打潞國甚至周國。

總之,既然來一次,便要盡量多消滅沿岸的蠻明藩國。

「韃子從海上來?」

楊展接報之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狗韃子還會玩背後偷襲的把戲?

不少來送信的漁夫都是本地人,家眷在此,不可能謊報軍情。

這倒是頭一次見到,不過想來真讓其得手的話,可是相當危險的。

眼下福國都城的防御工事都是面對內陸方向,對于海岸方向可是並未重視過。

若是數千狗韃子從海上登陸,就等于給予了己部致命一擊。

在與羅岱和唐通商量一番之後,三人迅速調集人馬,在海岸線附近部署火炮與坦克。

洪承疇聞訊之後,也覺得事情比較棘手。

此時鄭芝莞早已率艦隊返回本土,至于何時能來,尚不知曉。

這便意味著自己要憑借一己之力,來對抗東虜的艦隊與援軍。

困難在于一旦被東虜艦隊切斷海上聯系,福國那邊的守軍就危險了。

洪承疇迅速將一切可以參戰的船只都去增援黑水出海口,務必要重創東虜艦隊。

現在基本可以斷定,東虜不但要進攻徽國,還要同時吃掉福國,胃口還真是不小。

至于為何先攻打福國,洪承疇暫時還猜不出來,大概對方是見到大明王師艦隊才會如此這般。

在黑水海口的戰斗還在持續,隨著周遭四艘鄭軍戰艦相繼抵達戰場,鄭軍戰艦的數量增加到十二艘。

而清軍這邊由于水手都是新手,很多炮手更是暈船,導致無法發揮正常水平。

不但沒擊沉一艘蠻明戰艦,己方反而被擊沉一艘、摧毀三艘。

某新皇說過,水師是技術兵種,絕非一蹴而就可成。

大明萬里海疆至今還須依靠鄭芝龍的艦隊來保衛,便是如此原因。

清軍戰艦只是數量佔優,但無法轉化為相應的戰斗力,與少于自己規模一半的明軍戰艦相持不下。

憑借豐富的經驗,鄭軍各艦的捕盜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與東虜戰艦保持距離,從而炮手可在遠程發炮攻擊敵艦。

只要不進行大規模的近戰,避免讓對方跳梆作戰,鄭軍這十二艘戰艦就能跟東虜艦隊玩上好幾天,等待援軍艦隊抵達戰場。

實際上無需等待數日之久,僅僅過了六個小時,便又有四艘戰艦馳援過來。

這樣十六艘鄭軍戰艦在戰力上,便可與三十艘左右的東虜戰艦相抗衡了。

鄭軍的中型戰艦以發為主炮,佛郎機為副炮。

清軍同級戰艦則是以佛郎機為主炮,追求射速優勢,但這在火力上便處于劣勢了。

也是之前一直打不過鄭軍戰艦的主要原因,紅衣大炮倒是威力驚人,但無法安在中小型戰艦上。

鄭軍戰艦就與獵物保持一里地以上的距離,利用航行技術與發的射程優勢跟對方耗著。

清軍各艦被耍得團團轉,想迂回包抄都做不到,各艦的捕盜被氣得大發雷霆,又無可奈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