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一拍即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玉柱從橘子洲回到撫衙之後,便召見了長寶道的道員楊森。

整個偏沅省,目前共分為四個道員轄區,分別是長寶道、衡永郴道、岳常道和辰靖道。

道的地位,高于府,道的長官是道員,又稱道台。

道,大致分為四類,即︰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和專管道。

其中,分巡道隸屬于按察使、分守道隸屬于布政使,下邊都管著府、州和縣。

值得一提的是,兵備道,除了特例之外,屬于分守道或分巡道兼管本地區軍事的加餃。

至于鹽法道、糧儲道、茶馬道、河道等,都屬于專業領域的道,下邊並不管府縣。

清初時期,守道和巡道,都管著知府。但是,他們的品級卻和知府相同,這就多少有些尷尬了。

長寶道,屬于分守道,隸屬于布政使,轄長沙和寶慶二府,兼管鹽法,又兼糧儲道。

這個時代,偏沅省的地方財政稅收,商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田賦和鹽稅。

客觀的說,長寶道員,是全省最有油水的官兒,沒有之一。

「長寶道員,卑職楊森,拜見撫台大人。」楊森進來之後,很規矩的長揖到地,行了禮。

照官場上的規矩,四品道員見了巡撫,是沒有座位的。

「罷了,坐吧。來人,上茶。」玉柱並沒有耍官威,不僅和顏悅色的賞了座,還上了茶。

楊森知道,玉柱是三等勇毅侯。

但是,在官場上,對著一省巡撫,卻稱呼對方的爵位,就相當于罵人家是個空架子爵爺。

官場之上,稱呼問題,絕非小事,而是頭等大事。

叫錯了上司的稱呼,輕則罷職,重則丟命。

稱呼問題,一言以蔽之,必須以最高官職來稱呼上司。只有官職太小,才會刻意尊稱爵位。

若是,玉柱有「太子少保」之類的榮耀加餃,楊森再稱撫台大人就是不懂規矩了,而必須改稱︰玉宮保。

當然了,宮里的太監們,比較特殊。他們稱玉柱為玉侯,則是另一套表示親近之意的邏輯了。

玉柱特意叫了楊森來見,自然是要問糧食儲備的情況。

「貴道兼管糧儲,不知,各地的存糧幾何?」玉柱很客氣的問楊森。

楊森趕緊起身,拱手道︰「回撫台大人,因連續三年豐收之故,單是長沙府一地,便有存糧十萬石。若是加上寶慶府的存糧,怕是超過了十七萬石。」

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一升約為一斤八兩。

湖南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玉柱心算了一下,這十七萬石糧食,大約三千零六十萬斤稻米。

這個時代,非戰時的綠營兵,每天僅吃兩頓飯。即早飯和晚飯,不吃午飯。

出兵在外,則為一天三頓飯。

由于少葷腥的緣故,士兵們的飯量普遍偏大,一天大約需要消耗四斤糧食。

若是出兵一萬,一天就是四萬斤糧食。

不過,這僅僅是士兵的消耗量罷了。

路上的運輸損耗,視路途的遠近,大致為五到三十倍不等。

從長沙到鎮筸城(鳳凰古城),大約七百多里地。

以玉柱在西北帶兵出擊的經驗,結合無官不貪的現狀,路上的運輸,至少是十倍的損耗。

也就是說,從長沙運出十石糧食,到鎮筸城的時候,官兵們能吃到嘴巴里的糧食,僅有一石而已。

當然了,玉柱已經月兌離了軍事愛好者的粗淺水平,進階到了發燒友的程度。

「貴道,若是能走水路運輸糧食,盡可能的接近鎮筸城,那就省事多了呀。」玉柱不動聲色的出了一道送命題。

在宮里的時候,玉柱已經和康熙,商定了作戰方略,盡可能的走水路運兵運糧。

只是,由于軍事輿圖的繪制技術,嚴重落伍于時代,偏沅省內的各個水系的走向,並無確切的答案。

玉柱是初來乍到,不知湖南的底細,倒也情有可原。

楊森已在湖南做了十多年的官兒,管的又是糧儲之事。他應該知道,走水路運輸糧食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順治朝時,蘇湖熟,天下足。

到了康熙四十年以後,已經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

如今的湖廣地區,已經是地道的魚米之鄉也!

「回撫台大人,以前,本省收儲糧食,大多數地方都是走的水路。比如說,從桑植宣慰司,一直到澧州,皆可利用澧江上的船只來運輸糧食,再經洞庭湖運至省府。至于,岳州和常德二府,不必贅言,它們就在洞庭湖的邊上,沿著湘江,可以直達省府。另外,省府以南的衡州府、永州府、桂陽州和郴州等地,皆有湘江、耒水和瀟水可以通船運輸糧食。」楊森說的很詳細,玉柱听得津津有味。

不過,玉柱也在等著楊森說但是。

听話听音兒,走水路運輸糧食,是以前的做法嘛。

「不過,自從前任的潘撫上任之後,強行改水路運輸,為陸路運輸。唉,路上的糧食損耗,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三十幾倍。」

玉柱點點頭,深深的看了眼楊森,確有真才實學,而且品性尚可。

即使潘宗洛已經被逮,楊森依舊沒有口出惡言的痛罵,而是含蓄的點明了癥結所在。

路上這麼大的損耗,唉,潘宗洛可真夠貪婪的,比大明朝從膠東半島送糧餉去遼東半島的「漂沒」,還要厲害得多啊!

不過,反推回來,潘宗洛的刮地三尺之後,竟然還有這麼多的存糧。

可想而知,湖廣熟,天下足,絕對不是謬譽。

玉柱讀了一肚子的史書,他自然是很清楚的,即使是北宋時期的荊湖兩路地區,依舊是尚未開發出來的蠻荒之地。

「不知,貴道可有表字?」玉柱故意透出了拉攏之意。

楊森也是明白人,見玉柱主動問他的表字,強行克制住喜悅的情緒,拱手答道︰「回撫尊,卑職賤表木林。」

楊森也跟著改了稱呼,由撫台大人,變成了更顯親近的撫尊。

官場上通行的定律,對上司的稱呼,越是與眾不同,關系就越近。

「哦,原來是木林老哥子。」玉柱親熱的喚了楊森的表字,這就意味著,和楊森的關系,前進了一大步。

楊森被唬得不輕,他就算是膽子上長了毛,也不敢自居為玉柱之兄。

「撫尊過于抬愛了,卑職哪里消受得起這麼大的福分?說句逾越本分的話,撫尊老大人,您還是喚卑職楊木林吧?」楊森的回答,十分得體。

既守著部下的本分,又沒有讓玉柱難堪。

一旁的周荃,不由暗暗點頭,這位楊道台,即使達不到八面玲瓏的程度,至少也有七面玲瓏了吧?

關系拉近之後,才方便說體己話。

玉柱問清楚了偏沅全省的各個水系走向之後,便留了楊森在撫衙,陪他一起用午膳。

席間,酒過八巡,菜過二十味。

大家閑聊的時候,玉柱是響當當的狀元郎自不必說,陪客的周荃也很坦率的說了,他是已革舉人的事兒。

在周荃的頻頻邀飲之下,楊森喝到了五分酒意,微燻,手心開始出汗,但腦子還很清醒。

「不瞞撫尊,下官乃是康熙二十八年殿試的三甲同進士出身。唉,無資格進庶常館,分發到省,從知縣開始熬起,這麼二十幾年下來,總算是有所小成,可堪告慰嚴父慈母矣。」楊森滿是感慨。

楊森表面上說的是較為滿足了。

實際上,在官場上打混了二十二年之久,才混到了四品道員。

基本上,若是朝里沒有大靠山撐腰,楊森的官運也就到此為止了,絕難再上層樓。

怎麼說呢,康熙朝的潛規則,四品及其以下的官員,寒門子弟還可以靠著才華加勤奮,勉強爬得上去。

類似布政使和按察使,這種省級大員,除了特例之外,都要先看出身。

先論是否在旗。其中,滿洲旗人最優先,蒙古旗人其次,漢軍旗人又次。

漢臣之中,直隸的優先,江南的漢臣排在最末尾。

一言以蔽之,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即祖上投靠大清的時間。北方早,南方晚,清廷的信任程度也迥然不同。

玉柱估模著,楊森已經有了七成醉意,便不動聲色的問他︰「你若為行軍糧道,可有把握確保大軍不餓肚子?」

大軍出征在外,糧食供應,乃是頭等大事。

華夏歷史,上下幾千年。

酒桌之上,一直是談正事的主戰場。

官面上辦不成的事兒,到了酒桌之上,只要給出的誠意,令人足夠滿意,就沒有官僚們不敢辦的事兒。

「撫尊,我若把事兒給辦妥了,可有重賞?」楊森借著酒意,也來試探玉柱的誠意。

畢竟,大軍出征在外,糧食若是萬一接濟不上,後果就異常嚴重了。

嘿嘿,到那個時候,管糧的官兒,最容易背黑鍋了。

不客氣的說,掉腦袋都是輕的,妻女還很可能被賣入骯髒之地。

最鮮明的例子,便是曹阿瞞借了無辜糧官的人頭,安撫饑餓中的大軍。

玉柱的心里一直很清楚,他真正的大局,只在京城。

歷史上的老十四,坐擁西北十余萬善戰的精銳大軍,卻不敢起兵造老四的反。

可見,中樞的兵權,才是要害。

「嗯,你若是辦妥了此事,我必向皇上保舉你為臬司,甚至是藩司,絕不失言。」

玉柱要的是政績,楊森要的是晉升。

兩個人的根本利益一致的時候,那關系的緊密程度,甚至超過了夫妻。

豈能不一拍即合?

------題外話------

老讀者都知道的,我還上班,最近更是天天值班到凌晨。總之,有空就多碼字,沒空了,至少也有一更。

我沒時間碼字的時候,催更,是無意義的!

等我有空的時候,叫票了,兄弟們也踴躍點,鼓勵我勤奮的多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