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聞言,臉色瞬間轉冷。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落魄秀才,憑什麼拒絕他賜予的正六品官位?
底下這些秀才、舉人,一輩子寒窗苦讀,不就是當官發財?
為了榮宗耀祖、封妻蔭子?
可今日,眼前這位秀才,卻當面拒絕了他的賞賜。
對他賜予的朝廷正六品官位,無動于衷。
這著實大大出乎這位趙大人的意料。
這位趙大人給予的官位,對常人來說,誘惑力確實很大。
但吳用不是常人。
因為,吳用志不在此。
熟讀史書的吳用,很清楚如今的北宋,表面雖然很強大,其實已是搖搖欲墜。
過不了幾年,就會發生「靖康之恥」。
屆時,金軍將揮師南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完顏宗望,會率金兵攻克汴京城。
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造就史上的「靖康之恥」。
北宋也將隨之滅亡。
吳用深知北宋朝廷官員的腐敗和無能,這種腐敗和無能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年累月、年深月久。
已經深入骨髓,無可救藥。
縱使自己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扭轉局勢,改變歷史,挽救北宋。
吳用不想讓自己隨北宋一起滅亡。
他要改寫歷史、創造歷史。
既然能死而復生,重生後穿越,來到北宋,吳用絕不想再虛度一生。
更不願白白穿越一場。
他要用現代人的智慧和膽魄,轟轟烈烈干一番大事,成為真正的北宋霸主。
對內,改朝換代,創立自己的吳氏江山。
對外,驅除韃虜,恢復漢室、振興華夏。
所以,他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謀劃自己的宏偉藍圖。
結交各路英雄,廣聚人才,為自己的霸業,奠定基礎。
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衙門官場的明爭暗斗上。
更不想將自己的命運,綁在北宋這艘即將傾覆的大船上。
雖然這艘大船,表面上看來還是很壯觀、很強大,但吳用知道,大船的底部已經在漏水,過不了幾年,就會沉沒。
吳用當然不願陪其一同葬身海底。
所以,在別人看來,是榮宗耀祖的好機會,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好事。
但在吳用的眼里,卻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旋渦。
稍不留意,就會讓自己粉身碎骨。
吳用知道,從今天開始,自己的名字,就會響徹在鄆城縣、濟南府的大街小巷,很快就將傳遍大江南北。
自己現在想不出名都不行。
用不了多長時間,吳用吳學究,就將聞名天下。
既然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吳用也就不想繼續在這是非之地多逗留。
他再次向趙仲深深鞠了一躬。
因為他看出,面前這位趙大人,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管他居心叵測也好,用心良苦也罷。
起碼還是個會識人,懂得愛惜人才的官員。
不會像現在的宋徽宗,以及日後的宋欽宗,都是那麼的昏庸、無能。
身邊都是一些結黨營私、腐敗無能、貪生怕死的奸人。
把好好的一座大宋江山,摧毀得搖搖欲墜,讓金國皇帝撿了個大便宜。
吳用也禮節性的,向劉知縣行禮。
畢竟這位老兄,現在還是自己的父母官。
自己心里雖然瞧不起他,目前卻還得罪不得。
隨後,吳用又向一臉茫然的宋江告辭。
他不敢叫宋江隨他一起走。
宋江是縣衙里的官員,知縣大人和知府大人還沒有走,宋江這個小押司,那是斷然不敢先走。
所以,吳用不想讓他為難。
只是輕聲告訴他,等下在昨日一起聚餐的酒樓等他。
並提醒他,記得叫武松同來。
吳用在眾人驚奇、詫異的目光下,走出詩詞會場。
出乎意料的趙大人,百思不得其解。
面無表情的坐著。
雙眼盯著吳用背影,直到背影消失。
吳用到酒樓後,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點了幾盤菜,要了一壺酒,邊自斟自飲,邊等著宋江。
他內心在尋思著,等下見到武松後,如何告訴他武大郎的消息,讓他們兄弟團聚。
這不但是功德一件,更重要的是,從今以後,武大郎、武松兩兄弟,必將視他吳用為知己,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力。
有晁蓋、宋江、王進,三位重量級殿堂人物,又有武大郎、武松,兩位身懷絕技的高手相助。
吳用即使現在上梁山伯,扯旗造反,也底氣十足。
更何況,還有晁蓋的鐵桿兄弟,阮氏三雄。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更是如虎添翼。
想到這里,吳用內心一陣竊喜,臉上禁不住露出一絲笑容。
但吳用現在還不著急。
他想在造反前,把自己的名聲打造得更響、在江湖中更有威望。
超過宋江、晁蓋,讓自己更有號召力。
屆時,振臂一呼,天下英雄、猛將豪杰,盡歸麾下。
眾好漢,義膽忠肝,上梁山,共舉大事。
就在吳用躊躇滿志,思考未來,宋江匆匆忙忙走進酒店。
吳用連忙起身相迎。
宋江卻看也不看他,走到座位邊,徑直拿起酒壺,自己倒了滿滿一杯酒。
站著一口喝干。
隨即,噗的一下。
用力坐在凳子上。
凳子禁不住壓力,一陣搖晃後。
「吱呀」一聲。
在他的底下,發出一聲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