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知府趙仲正昂著頭,在劉知縣的陪同下,威嚴的走入會場。
眾人連忙先向他鞠躬行禮。
隨後又向知縣行禮。
劉知縣在知府趙仲面前,始終彎著腰,臉上掛滿笑容。
不停的向對方點頭哈腰,極盡討好只能。
待知府趙大人落座後,劉知縣便先向眾人宣讀詩詞會的規則,規定每位參賽者當場創作一首詩詞。
先由眾人選評,推舉出前三名優秀者。
再由知府趙大人親自選定第一名,為今日詩詞會獲勝者。
第一名獲勝者,不但可以獲得一百兩銀子的獎勵,還有機會被推薦在府衙或縣衙任職。
這些舉人、秀才,原本就是為名利而來。
此刻听到有一百兩銀子的獎勵,又有機會做官,異常興奮,個個躊躇滿志。
吳用見狀,內心暗自發笑。
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吳用,對到府衙、縣衙去當官,並不感興趣。
吳用有著自己的遠大抱負。
對他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集聚人脈。
他需要時間,讓自己好好謀劃。
在重生後的北宋,精心布局,巧妙運作。
借助水滸中這些頂天立地、身懷絕技的好漢,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打出一番天地,創建自己的霸業。
所以,他看到眾人興奮、急躁的表情,表面上不露聲色,內心卻一直在暗中發笑。
也替這些讀書人感到悲哀。
吳用雖然也來參加詩詞會,但他與這些人不同。
他之所以會來參加這場詩詞會,主要是想借此機會,多認識一些優秀之人,並高調展露自己的才華。
讓自己在這陌生的世界,揚名四海,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集聚人氣,抬高威望。
為日後結交、招募各地英雄好漢,創造機會,打下基礎。
此刻,劉知縣特意在眾人面前,贊美了一番趙大人的文采,把趙仲說成是天上的文曲星轉世。
一番話下來,把個趙大人高興得差點笑出聲。
劉知縣說完後,彎著腰,請趙大人為詩詞會比賽命題。
此刻,知府趙仲極力控制住內心的興奮,臉上依舊帶著尊嚴,依舊是表情嚴肅,沒有露出一絲笑容。
他故作深沉的咳了聲,雙目威嚴的掃視了眾人一番。
見眾人在自己的官威下,個個噤若寒蟬,人人一副誠惶誠恐的表情,心里非常受用。
肚子里滿滿的,都是自豪感。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身份的尊貴,權力的威嚴。
吳用見狀,內心發出一聲冷笑,暗罵一聲︰「裝逼!」
趙仲享受完他的官威後,便高聲喊道︰「本官宣布,詩詞會比賽現在開始,比賽題目為……」
趙大人說到這里,頓了頓,抬頭望了下窗外。
便又繼續道︰「此刻正值秋季,菊花盛開,各位就以菊花為題,作詩詞一首,一展平生所學。」
底下一干秀才、舉人,聞言後,有暗自慶幸、自鳴得意者;有神情凝重、雙眉緊鎖者;更有愁容滿面、一籌莫展者。
隨即,眾秀才、舉人便陸陸續續展開元書紙,提起筆墨,開始書寫。
吳用今日作為文抄公,本來就胸有成竹,有備而來。
此刻,聞得趙大人的命題後,當然是一副處變不驚、淡定自若的表情。
他集中精力,搜索著腦海記憶庫。
很快,記憶庫便跳出,宋末詩人鄭思肖的《寒菊》。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人,生于1241年,卒于1318年。
吳用此刻處于北宋宋微宗年間,距鄭思肖出生,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所以,吳用可以非常放心的,在今日的詩詞會上,做一回文抄公,讓自己一鳴驚人。
一念至此,吳用撫平元書紙,揮豪書寫︰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就在一眾秀才、舉人,紛紛搖頭晃腦,自鳴得意的朗誦著自己的大作時,吳用卻在一旁靜觀其變。
宋江也寫好了一首,但為人老道的他,並沒有急著朗誦。
而是暗暗觀察著知府趙大人的表情,看他對那些秀才、舉人朗誦的詩詞,有何反應?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等眾人朗誦完後,趙大人的臉上,卻始終沒有露出一絲笑容。
不但沒有露出笑容,相反的,還眉頭緊鎖。
宋江暗暗高興,輕咳一聲,克制住內心的激動,拿起元書紙,準備朗誦自己書寫的詩詞作品。
正當他要開口朗誦時,突然看到邊上吳用寫的詩。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平時只是聞听吳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沒想到竟然厲害到這種程度。
驚訝中,不禁月兌口念道︰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好詩!好詩!」
原本黑著臉,眉頭緊皺,已經對眾秀才、舉人不抱希望的趙大人,聞聲,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嘴上連喊兩聲「好詩!」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好!好詩!有氣節!」
趙大人一邊說著,一邊興奮的走向宋江。
眾人也紛紛贊嘆。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在座許多秀才、舉人,臉上都流露出敬佩的表情。
禁不住也跟著開口朗誦。
趙大人走到宋江面前,道︰「是你寫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