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遷徙路(八)

作者︰望舒慕羲和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他既主動問了,這邊的官員自可回答。

而且上來就說周鄭交質的典故,便明白地把基調等定下來了︰這邊做事,並不正,而有些邪。

私塾先生既然接受,那麼在邪路上多走兩步,那便也沒有那麼難以接受。

也正如為首的官員所言,實學派的這群人,按照顏李學派的分類也算是儒生,畢竟也是學的君子之藝,只是側重點不同。

但要說經書典故這些東西,他們知道的還是差一些。

這不只是術業有專攻的事,而是實學一派要學的東西頗多,著實也沒那個條件去熟讀先賢文章。

最基本的書,肯定是讀過。

周鄭交質這樣的幾乎是個讀書人就眾所周知的典故,肯定也知道。

也能背幾段詩經,念兩句先天下、後天下之類的詩。

但要說更深入點的東西,他們知道的就少了。汗牛充棟般的古籍,便只算經典,那也需要十幾年的訓練才能有些功底。可實學派的人沒時間用在這方面,再者大順也不缺這等經過十幾年訓練的古學功底的人,實學派只能劍走偏鋒學的都是些技術學問,以及一些被簡化後便于灌輸意識的史書。

之所以這邊要重視這樣的私塾先生,因為在大順本來就是重視的,而實學派在大順才是邊緣人,根本不需要實學派去主導加入古學的課程,相反實學派一直在爭取加入傳統教育的範疇。

到了這里,自是反過來的。大順實學派是主導移民遷民工商發展的主力,傳統讀書人才是稀缺的,故而才要在這里側重一下古學的內容。

大致將這個情況和私塾先生一說,私塾先生也能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便道︰「如此說來,我並不是在楓林灣教書,而是要繼續向東遷徙?」

為首的官員笑了笑道︰「正是如此。好處自是有的,諸如子孫份地不花錢等待遇,那肯定是有的。另外,這邊教書,亦算是吃皇糧的。待到教不動的時候……雖不足以稱致仕,但是每個月糧米銀錢還是有的。八一稅中大半,都要用在此處。」

「你亦知道,這里征稅,多半也就在這里花掉。前期又無金銀,不過征著實物不能折色,只要稅收的上來,肯定是有保證的。」

「其實,這等事,最好是叫那些有情懷、篤信聖人之言、且願意行事的人去。但叫他們去,還有些不變。」

「他們信仰既堅,可太堅也不好,難免教一些他們認為正確的道理。」

「所以這事,還就得選讀書是為吃口飯的人。待遇自不會差,多了不敢說,但至少比起在老家鄉間教書的時候強。」

這話,听起來好像是有點罵人,說私塾先生意志不堅定、或者並沒有為了崇高的理想而來教書,偏偏這樣的人才能用。

但實際上就是如此。大順的儒生里,也不是沒有那種有理想的,但正因為他們有理想,所以還就不能用。

儒家不是耶教,沒有天堂。但儒家有三代之治,這里面是有政治抱負、政治理想的。

越是信仰堅定的人,對于政治理念的理解就越深。諸如什麼選賢才、生員議會治理、郡縣而封建之念、禮法禮教之嚴、村社行古法井田等等,都是些蛋疼的事。真在這邊玩,只怕把人都「逼」到新教那邊去了,畢竟新教的意識形態基礎是自耕農、小生產者、以及前一種私有制。

故而這邊就真不能用儒生里信仰特別堅定、且有明確藍圖的那群人。那群人扔到檀香山可以,這里絕對不行。

因為檀香山上的原住民,其生產力水平,可以無縫連接復古派的一些東西,甚至是進步。

而這里,移民的生產力水平,玩復古那一套,直接可以定義為反動了。

東海岸那邊已經演示過一次什麼叫政教合一了,這邊就不要再走一遍了。

既然最終的目的,是要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系都破壞。要抹去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把教師、教士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佣勞動者。

那麼,自然是要招募本身已經融入到這種社會存在中的人,而不是指望著一群家里富庶到月兌產琢磨著復古聖人之學的人,來融入這一套東西。

雖然不敢說大順的那些復古派儒生都是家庭富庶到足以月兌產讀書,但謂之七八成大抵是不夸張的,很多想法一看那就是月兌產月兌久了腦子里臆想出來的。

既是這樣,那麼就不能談太多情懷,還是要談更多利益。

有些情懷,在大順是沒法談的,談不了——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後面還跟著一個目的呢,爭取更大的勝利。而這個勝利怎麼定義?誰的勝利?這在大順是沒法談、也談不了的。

談不了,就不談,那就談利益。

談將來子嗣買地授田時候的優惠、談八一稅讓教師吃皇糧、談將來干不動時候給予生活保障。

將現實的利益和將來的大餅,明明白白地遞給了私塾先生後。

為首的官員又道︰「這件事,目的有二。」

「一來衛所拓邊,先把一些要沖之地佔據。」

「二來就是需要那邊的牛馬交易。法國人缺糧,這邊缺牛馬。」

「不過也不是說現在就去。」

「先要挑選踏實肯干的、家里有老婆孩子的壯年,先去二年,將堡修好、將地墾出。以老婆孩子為‘人質’,壓在楓林灣。」

「你暫時也現在楓林灣干著,一二年後向東遷徙。但在這之前,還得‘進學’,學一些東西,教書的東西。」

「一切草創,是以你雖不墾田,卻也不會輕松。上午教書、下午進修。前期的話,日子都艱難,吃喝肯定吃飽,但也僅限于此。畢竟為了遷民,這里還要積攢糧食……」

私塾先生在听到「周鄭交質」這個典故的時候,就知道,要繼續向東開拓的那群人,肯定是要有老婆孩子的,否則質什麼?

質爹媽的話……怎麼說呢,並不是太好用。雖然理論上按照文化傳統,質押爹媽比質押老婆孩子更「貴重」,但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他也看了給他的待遇,應該說如果這些餅如果將來能兌現的話,還是很不錯的。

因為他知道大順在這邊移民的一些所有權的問題,土地是朝廷國有的,並不說誰想開墾誰就能開墾的。

即便說第一批來的人,沒交錢。

但那也只是錢不是從他們手里交的,而是等于是那個挖金子的公司交的這筆錢。

將來他的子嗣若想墾田,是要花錢的。

而「吃皇糧」的,是可以蒙蔭子輩的,孫輩不管,但是子輩是可以免費獲得120畝授田的,也算是蒙蔭了。

當然,這皇糧不好吃。

實際上,大順改革之後,新增了不少吃皇糧的職業。但這些職業的普遍特點,就是吃皇糧吃起來難。

比如說測繪的,比如說水手、比如說陸戰隊的野戰部隊、比如說航海探險的……沒有一個是輕松的職業。

而這邊的教師爺,也不輕松。

至少前期肯定不輕松,不但要教書,還要繼續「學習」,甚至可以算是重新「上學」。

他們雖然讀的是私塾,但識字本身在這時候就算是稀缺人才。既是能考上秀才,至少算是百里挑一,學習能力可以確保是有一些的。

要學的東西不少,最起碼的通識教育要完成,雖然可能也就是後世小學自然課本的程度,但這是必須要學的。不可能指望一群對風雨雷電地球圓的之類的原理都不知道的人,堅持在和天主教傳教士對抗的前沿。

私塾先生認真考慮了一下利害,覺得這是完全可以接受,不過吃二三年當初開蒙入學的苦而已。自己從老家來到這里,一路吐了不知多少膽水,六個月的旅程都熬過來了,也不差這點了。

遂道︰「既如此,我願意。那向東越過山脈繼續遷徙的人,已經選好了?」

為首的官員嗯了一聲,並未多講。

但其實,已經基本敲定了,到時候會按照名單通知,過些日子就出發。

首選的,還是有父母妻子一起來的,第一批去的人也不多,主要先到那邊把簡單的防御做好、基本農田墾一些出來,為明年繼續移民做準備。

這錢,自然也是公司募集的資金里出,理由是安全支出。反正大順現在正處在一個可以吹專營公司泡沫的階段,借著之前打下的基礎,這筆錢怎麼用,五年之內朝廷這邊說的算。

其目的就是先卡住一些流向東海岸河流的上游、三岔口等關鍵位置。現在東西交通只能走河,卡住河,後續就簡單許多;卡不住河,日後全是麻煩。

再一個,也是為了均衡北美的各方勢力,給法國提供糧食、也給這邊的大規模移民準備牛馬。

畢竟法國在五大湖區養的牛馬挺多的,很多馬匹用來和印第安人交換毛皮, 被印第安人稱為「駝鹿犬」,因為印第安人沒見過馬但是見過駝鹿和狗,自然會起這麼個怪名,能換不少好東西。

而歐洲這幾個天主教國家,搞畜牧業,水平也確實可以。法國本身就是個畜牧業大國,西班牙也有不少搞畜牧業的人才。

大順要是從本土往這邊運送牛馬,數量少還行、時間不急也行。

但現在,移民一旦開啟,那就不能少、也不能不急,兩邊互補一下正好。

落基山以西,靠金銀礦,完成糧食的商品化,推動墾荒。

以東,那就得靠河流上游水運優勢,和法國和印第安人的貿易、以及中法山貨貿易,來推動墾荒發展了。

金礦固然好,但金銀總有開采干淨的時候。以大順現在的人口,劉玉真正眼饞的,終究還是草原三省和北部小麥區。

對于已經來到這里的移民而言,他們肯定不想繼續遷徙、繼續向東了。因為,朝廷已經給不出更多好處,在這邊種地、在那邊種地,對種地的人而言,無甚區別。

但沒辦法,很多人以為遷徙路已經結束了。實際上,並未結束,很快就會再度強制遷徙一批人,走完還未完成的遷徙路。

而且這種強制,比之前玩的更邪,既是要質押人質的給下一代灌輸意識,也是因著孩子們跟著走現在也是一種開拓期的累贅。

沒有妻子兒女父母的,並不是這一次強制遷徙到草原區墾殖的人選,沒有「人質」前期可能會出現大規模逃亡。因為前期開拓會很苦很苦,且管束頗多,可能還會在前幾年糧食基本全部征集以交易牛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推薦︰ 夜的命名術 武神主宰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 怪獵聊天群 我的人生可以無限模擬 網游︰我騎士號血超厚 我有一身被動技 這個外掛過于中二 妙醫聖手 萬相之王